可以質疑,但要保持平常心 1 2 3

序言

在不斷的推翻過去的自己,不斷的推翻過去陳舊的觀念中,我意識到不追根溯源的特性是很多人都擁有的一種現狀,很多人,包括我都只願意知其然,而不願意知其所以然。


1

在閱讀了很多位我喜歡的作家創作的作品後,我發現我的榜樣們不約而同的都提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在學習時,要學習知識的源頭,學習站在知識源頭的人們傳遞出的知識,同時要對事物保持質疑,探究可以從根源性來解釋問題的知識,認真思考後,再做出決策。

在對抗自己的“不求甚解”的根源性問題時,我慢慢發現,不求甚解的人,不只是我一個人,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生活的。但我意識到了問題,我知道了追根溯源的重要性,所以我開始了與自己的對抗,同時也開始了與他人的對抗,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免會有失去平常心的時候。

2

最近進行了一年一度的全身體檢,在體檢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會對一部分醫生提出的觀點有所質疑,會出現想要與對方“爭執”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平常心,會開始沒有任何依據的來評判醫生的職業技能,當我意識到我無憑無據就對醫生的觀點產生質疑時,我發現自己心態失衡了,同時我的想法是不負責任的,同時也是不尊重對方的。

通過這樣的反思與自查,我突然發現,自己仍然是那個陷在“不求甚解”深淵裏的人,我沒有追根溯源的去求證對方所講的話,也沒有說出自己的質疑點,第一反應就只是想反駁,但我的反駁是無力的,因爲我並沒有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論調是正確的。

3

在生活中,我發現自己也常常會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否決身邊人的想法,這也是“不求甚解”的“症狀”表現之一。通過這件事,讓我對自己的思考方式與行爲處事方式都做出了自查,也找到了問題所在。

我可以保持質疑,但不能沒有任何依據的就去反駁他人,要先認真的聆聽別人的觀點,保持平常心態,去查清楚自己質疑的問題是什麼,查清楚,有理有據的再去與對方探討,這纔是問題的正確解決方式。

2021

穩步前行

時間看得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