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悦读.实修-3


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

1.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观察:我们直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触到的,对一个客观事实的描述。《心经》里讲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经由眼耳鼻舌身体验到的,就是观察。

3.评论:我们看到一件事情,会产生很多想法、解读和情绪,然后我们把这些想法、解读和情绪表达出来。

4.基于同一个观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论,与事实不符的评论可能造成误会,有些评论是正向的、积极的,不构成伤害;有些评论是负面的、消极的,就会伤害关系了。

5.区别:观察是事实,评论是头脑工作过的。

6.为什么要区分观察与评论呢?

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为了向人们表达我们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我们需要告诉对方,他们所做的哪些事正在支持我们的内在生命,哪些事不能支持到我们的内在生命。重要的是我们不掺杂评论地来表达这些内容。

我们使用的任何字眼,如果暗示别人是错的,都是对我们鲜活的内在生命悲剧性的、自杀性的表达。因为这样说话不会对我们由衷的幸福做出贡献,反而会激发防御和对抗。

7.提升观察、感受能力。

负面评论象在关系里扔了个刀子,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当我们带着一份觉察去看见哪一部分是真的、哪一部分是脑补的,就可以化解矛盾于未发生之前。

贴标签会强化标签内容。

区分观察与评论的表达,听到评判会让人瞬间进入辩驳状态,没办法看到自己的问题。

什么坏消息我都能接受…哇,听起来好可惜呀!…下次考试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吗?…哇,这个太棒了,这次错误换得你做题的经验,你这是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的节奏啊,宝贝,你太高级了…给到孩子一个积极的反馈。

沟通方式、层级决定着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一份真正的经验,还是经验到一份挫败。

人是天生有做好的内驱力的,其实,没做好时已经有了内心戏,如果这时他人给到一个评判、批评,就会陷入对抗,内驱力也被压下去了,会把注意力放在辩驳上,这是内耗。

如果大人倾听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感受到被爱和接纳,就有机会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上,去找到问题所在,去找到解决方案。如此,才可能吃一堑长一智。

观点没有对错、好坏,只是不同。不能接纳不同,烦恼生出。跳出来来看,接纳不同,没有了评判、对抗,就能体会到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

我们的需要、期待和对他们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时刻带着觉察去看我们的念头,看看它到底是观察还是评论,非常重要。避免冲突,减少损耗。

言过其实,会让人产生对抗,很难做出积极的回应,不合作。试着用区分观察与评论的表达…

8.集体意识里评论的习惯,无益于关系的建立和自己的幸福。带着觉察跳出这些地域性、家族性的意识特征。言语如刀,不杀人,但是诛心。

为你的去标签点赞,接纳,转化了观点。

"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思维观念有时是凶手。

"合情合理"疗法,绝对化思维,我的想法是对的,跟我不同的想法都是错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个观念的受害者。

只是看不同,不是看对错,就会避免许多冲突和伤害。事情或许可以在批评、指责之后得到解决,但关系也就因此破坏了。

非暴力沟通是基于需要的意识,无论人们做或不做某事,都在试图满足某种内在的需要,当我们能够真正深入内在需要时,带着关爱与互动建立连接,其影响力远远大于指责和批评。好好说话,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有力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爱。

当遇到一件事情,我们有了情绪,去运用非暴力沟通来进行自我觉察一下,这些情绪背后,我们是不是脑补了一些东西。是不是有了一些观点,是不是这些观点导致了我们的情绪;或者我们的一些需要没有被满足,未被满足的需要导致了我们的情绪。来做一下这样的自我觉察,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自己的成长的部分来,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找到评论背后的真实的需要的练习,去标签的练习。"老公唠叨"是标签。

不带评判、催促和干涉,互不打扰。孩子就象测试仪,有一点点评判Ta都知道。孩子的承受力比我们想象中大很多。孩子就象镜子一样,照出家长的起心动念。

Ta说:你可以建议,请不要要求我。

日常生活中,带着一份觉察区分观察与评判,真实评论起时也带着觉察,回到当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