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科技背靠百度冲刺科创板,持续亏损身陷专利诉讼支付巨额补偿款

来源 | 洞察IPO 作者 | 潘妍

2021年1月7日,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赛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

目前,A股尚无以激光雷达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如若此次禾赛科技冲刺科创板成功,或将成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增收不增利

超6成募资用于扩产

禾赛科技主要从事分辨率3D激光雷达以及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其中,面向广义机器人应用的激光雷达为公司核心产品。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产品方面,截至2020年9月,禾赛科技已推出达Pandar40、Pandar40P、Pandar64、PandarQT、Pandar40M、Pandar128、PandarXT等多款激光雷达产品。并推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套件Pandora,半固态激光雷达PandarGT,算法内嵌激光雷达 PandarMind等。

随着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逐渐进入商业化试运营阶段,禾赛科技的业绩也随之增加。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0.19亿元、1.33亿元、3.48亿元和2.52亿元,2018年、2019年营收增幅分别为600%、161.65%。

不过,与持续增长的营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过山车式的业绩变动。

报告期内,禾赛科技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16亿元、-1.50亿元和-0.94亿元,累计亏损2.52亿元。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末,禾赛科技合并层面累计未弥补亏损为-3873.85万元。

对此,禾赛科技解释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大额的研发投入所致。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1.02%、46.54%、48.32%及64.43%,持续高于同行上市企业均值。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此次发行,禾赛科技计划募集资金20亿元,将全部用于项目的扩产与研发。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其中,有13.31亿元募资将用于建设符合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机器人、车联网领域需求的产品线并生产相应市场所需的激光雷达。该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建成后将新增超265万件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类产品产能并未达到饱和。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现金流承压

专利引发的“十年协议”

身处自动驾驶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禾赛科技的产品定价逐渐承压,销售不及预期。

这一点,在公司日趋增长的存货金额就能体现。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分别为546.00万元、3392.78万元、7024.33万元及1.1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59%、8.24%、5.65%及8.61%,

同时暴增的还有禾赛科技的应收账款。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373.37万元、4784.62万元、4345.60万元及1.0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1.87%、12.57%、3.71%及8.88%。

可想而知,禾赛科技的现金流也好不到哪去。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257.98万元、593.15万元、3249.43万元及-3.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禾赛科技涉及的一项专利诉讼案,让公司本就不富裕的现金流更加惨淡。

据披露,2019年,激光雷达领域大头美国Velodyne公司在美国地区指控禾赛科技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随后,禾赛科技于同年向德国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指控Velodyne侵犯其在德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次年,禾赛科技在中国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指控Velodyne侵犯其在中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可有趣的是,禾赛科技最终与Velodyne于2020年6月签署了一份《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有效期10年。

据协议内容显示,双方均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该协议有效期限至2030年2月26日,在协议有效期内,双方承诺不在旋转式激光雷达领域对对方提出任何专利诉讼。

根据招股书,禾赛科技最终向Velodyne支付了1.60亿元的专利许可补偿费。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除此之外,自2020年至2022年期间,禾赛科技每年还需支付固定金额的专利许可费。

据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该项费用金额为1500.92万元。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发行人共拥有167项中国境内专利,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88项为实用新型专利、41项为外观设计专利。

禾赛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不排除公司仍会与他方发生专利争议或纠纷的可能性。

大股东手握5倍表决权

肥水流了外人田

此前,禾赛科技曾经历过5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逾10亿元。

图片来源:企查查

最近一次发生在2020年1月7日,禾赛科技获得了由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联合领投,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启明创投、德同资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的1.73亿美元的C轮融资,刷新了激光雷达行业的最高单笔融资记录。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禾赛科技共有32名股东。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其中,孙恺、李一帆、向少卿为一致行动人,三者合计直接持股比例为30.03%,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上海乐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7.13%的股份,共同合计控制禾赛科技37.16%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禾赛科技设置了特别表决权,孙恺、李一帆、向少卿所持的1.08亿股A类股份表决权为B类股份的5倍。

由此计算,本次发行前,禾赛科技共同实际控制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直接持有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68.21%,共同合计控制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1.45%。

除此之外,百度、博世作为重要股东分别持有禾赛科技7.88%、7.65%股份。

而这两大股东也曾为禾赛科技贡献过不小的营业收入。

2019年,博世、百度分别列为其前五大客户的第2和第3位,合计贡献营收4787.29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13.74%。

彼时,禾赛科技还曾对外宣称百度的Apollo项目(阿波罗)将采用自家产品。可戏剧性的是,百度最终于2020年10月宣布牵手的是上文所提到的美国公司Velodyne。

而自此之后,百度便从禾赛科技的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博世。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招股书

同时,由图片可见,禾赛科技的主要客户更换频繁,客户关系极不稳定。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行业中能玩的长玩的久的都是一些巨头企业。禾赛科技拥有百度这样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玩家股东却不能“物尽其用”,客户关系又如此的不稳定。外加最近华为、大疆等巨头玩家的强势入局,禾赛科技的发展前景属实令人堪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