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WS眼中没有竞争对手?也许我们都误解了AWS……

关注我们牛年牛气冲天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最早源于1942年可口可乐广告中的流行语,现在通常被用来形容具有独创精神和行业引领地位的经典、榜样。在云计算领域,亚马逊云服务(AWS)当之无愧,就连一年一度的亚马逊re:Invent峰会也成了云计算行业的风向标,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如朝圣者般的全球各地的开发者和行业用户。在很多人眼中,AWS云技术布道者的形象根深蒂固。

连续几年参加re:Invent,似乎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每次大会上都会特别关心AWS又发布了多少项新功能,然后会刨根问底,其中又包含多少项足以颠覆行业的“黑科技”。毫无疑问,AWS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创新型技术公司,但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AWS之所以如此强大,难道只是因为深厚的技术底蕴?

 01

一直被模仿 却从未被超越

与其说AWS是一家技术公司,不如说是一家服务公司。这并不是否认技术的重要性,相反技术领先性是一家被奉为行业榜样企业的必备条件。但是,我们都知道技术的迭代速度有多快,有多少技术的先锋变成了市场的先烈。一家能够被称之为伟大的公司,一定要有比技术更持久的特质。

中国人做事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AWS能够在云计算领域快速崛起,并成就今天的地位,与它的先知先觉、早布局早投入有直接的关系。2006年3月14日,当Amazon S3发布时,业界还没有“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个名词。直到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上才首次明确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从电子商务到云服务,不管当初亚马逊是无心插柳,还是真的洞察到云商机,AWS无疑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云计算这个新兴行业的C位。

然后,C位出道的AWS,很快又验证了云计算“规模效应”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壁垒。AWS成立后,实现第一个100亿美元收入用了123个月,第二个100亿美元增长却只用了23个月,到第三个100亿美元增长仅仅用了13个月,2020年第三季度,AWS年化收入已突破460亿美元,实现第四个100亿美元增长只用了12个月。

从营收上看,AWS已经是能够与老牌IT厂商,包括微软、戴尔、IBM、思科并肩的全球前五大企业IT公司。在云计算领域,AWS更是一骑绝尘,在Gartner 2020年8月发布的《2019年全球公有云IaaS和PaaS市场份额报告》中,稳居第一的AWS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第二、三、四、五名的总和。

AWS最早推出云服务,而且很多服务模式都是云上首创,并且在成立至今的十多年中始终引领云服务市场的发展。截至2020年8月,AWS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24个数据中心区域、77个可用区,拥有97个直连站点(Direct Connect)、216个接入点(PoP),服务着24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AWS一直是被业界竞相模仿的对象,但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学习AWS的技术架构、推出像AWS那样多的云功能、实现像AWS那样的广泛覆盖,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模仿”只能是跟随,永远不可能实现超越。

 02

人人都爱AWS!为什么?

AWS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它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客户想要的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AWS脱胎于亚马逊,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AWS最初的班底全部来自于亚马逊的零售业务部门,而非我们想象中的IT基础设施团队。为什么?不想被传统思维所固化?可能从一开始,AWS考虑的只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潜在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技术本身。

AWS刚进入中国时,对其服务模式并不熟悉,以为它也会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为客户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后来还是听了AWS的一位友商介绍才知道,AWS的技术白皮书、操作指南是所有云服务商中做得最完善、最到位的,一般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通过阅读白皮书和操作指南完全可以自行妥善解决。

【AWS CEO Andy Jassy】

在AWS心中,客户的需求总是第一位的,研发如此,服务支持更是如此。在re:Invent 2020的第一天,AWS便发布了43项新服务和功能。殊不知,从2012年起,AWS每年总要发布数百项新功能,而从2016年到现在,每年新增的功能更是从一千多项增加到近三千项,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数据分析、容器、机器学习运维、工业机器学习等多个方面。

为创新而创新?在“恐怖”的创新功能数量面前,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在AWS CEO Andy Jassy看来,每一项功能的创新,都来源于客户真实的需求。

“以客户为中心”,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这样“表白”,但AWS确确实实将“顾客至尚”作为企业文化十四条中的第一条严格执行。据说,AWS开发的每一项功能都是自己的团队真正使用过,并且确认是好用的,才会对外发布。作为云计算领域的先行者,AWS踩过的坑可能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正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AWS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确保客户业务和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高可用、高可扩展和灵活性,并且保持更优的性价比。举一例,AWS将云安全也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安全在AWS比所有任务的优先级都要高。如果有没有解决的安全问题,AWS绝不会进行下一步,比如不会发布新服务。这一原则在AWS如圣经般存在。AWS Trusted Advisor可以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它会检查客户的AWS环境,发现能够节省开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或帮助弥补安全漏洞的机会。如果客户的资源使用率过低,AWS便会主动联系客户,帮客户省下这笔费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AWS Trusted Advisor已经帮助客户节省了约3.5亿美元的成本。这样为客户着想的企业,哪个客户会不爱呢?

 03

眼里没有竞争对手!为什么?

最初,AWS是以行业颠覆者的形象出现,对传统IT厂商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当云计算市场逐渐形成规模,云服务被广大行业用户所接受,又有更新的云服务商、云创业者兴起,它们又会对AWS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自然规律。每当记者问起,AWS是否会有被冲击甚至被超越的担心时,AWS的回复总是那样坦然和平静,做好自己,服务好客户,自然就能“生长”,并且保持客户的黏性。

在市场上,我们见惯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况。但在AWS的眼中,似乎并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有的只是如何武装和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客户。不断引入新的技术,不断拓宽新的业务领域,从计算、存储到数据库、云原生,再到人工智能,AWS始终做好自己的本分,为客户业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工具和平台,真正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赋能。

随着由AWS Graviton2处理器提供支持的Amazon EC2 M6g、C6g和R6g实例在由光环新网运营的AWS中国(北京)地区和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中国(宁夏)区域推出,AWS自研的云原生芯片Graviton2落地中国区域。云服务商自研芯片,是不是要与处理器厂商分庭抗礼,分一杯羹?

其实,AWS想得非常清楚,AWS不是依靠设计处理器来做生意的,而是始终专注于云服务。之所以自研处理器,只是为更好地处理运行在其云平台上的客户的工作负载。正如AWS大中华区云服务产品管理总经理顾凡所说:“在芯片市场赢得更大的份额,那不是我们的初衷,推动弹性计算的发展,不断提升云计算的性价比,助力企业实现应用的现代化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处理器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工具而已。”

一切技术只是手段和工具而已,客户的成长与成功才是最关键的。AWS在这一点上看得非常明白、通透。

Andy Jassy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通常他会利用周五的时间与客户对话,每周总会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与客户待在一起。他认为,这是客户需要他做的事情,也是需要AWS的团队做的事情。与客户零距离,通过最短、最直接的通道接受客户的反馈,然后改进产品和服务,这就是AWS。

在笔者为本文做结尾时,正好看到亚马逊公司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务业绩,AWS在2020全年净销售额453.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同时,亚马逊还宣布了另一则重磅消息:杰夫·贝索斯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过渡到董事会执行主席一职,AWS CEO Andy Jassy届时将出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AWS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除了云计算大势持续走高的因素以外,AWS的务实、专注于客户的成功,是不是也给了中国的云服务商们更多启示?做好自己,同时时刻想着为客户赋能,帮客户创新,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