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之“生態篇”(下)

列子太學幸福人生《延命紫雲嫋嫋》系列  第059篇

(接上)什麼狀態,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兒,怎麼做事兒,爲什麼做事兒等,都是生態鏈佈局好的。“時間線”和“空間體”本來一體,唯有人類的意識出現了錯覺,把感覺或臆想當成了現實,才把它們分裂開來,導致迷忘了自己是誰、去往哪裏,遺忘了所在的“時間線”;迷忘了自己在哪裏、在做什麼,迷茫了所在“空間體”的全貌,於是離開了生態鏈,被永恆的生態鏈所淘汰。

如果我們想要重新迴歸永恆且萬物一體的生態鏈,在上篇所述把握住“時間線”和“空間體”的基礎上,還要把握住人類自身之間本來存在的相互關聯,建立起完整的生態鏈思維,並體現在實際生活之中。

三、把握人際鏈

萬物都是一體的,包括人。人即衆人,衆人即“咱”,不可分裂、分割、對立,分裂則相傷,對立則互害,否則即變態。在人的生命裏,唯有靈魂是相對獨立的,肉體、情體、慧體、宗體皆與衆人血脈相連。所以,人際鏈對於我們來說,更爲迫切和重要。

所謂人際鏈,是指人們之間基於共通的成長使命,本來存在的相互鏈接和聯結,其中包括“區別”、“聯繫”、“互補”等三個方面。表面上看,“區別”是人的個性體現,“聯繫”是人的共性體現,其實,“區別”是提示人相互借鑑和借用的信號,“聯繫”是提供給人相互借鑑和借用的媒介,“互補”纔是人們之間關係的實質,包括陪伴、借鑑和借用等方式。

所以,所謂別人,其實只是自己的鏡子,自己的替身,自己的守護者和塑造者;所謂衆人,你我他她皆是“咱”。把自己當作衆人的中介,咱們就能夠聯結在一起了;反之,若把別人當別人,其實被遺棄的正是自己。既然大家相互之間是一體的,每個人自然是別人的介體,而不是所謂的主體,是自己的主體,而不是別人的主體。人人是主體,必然相對立;人人是介體,相互成一體;對立必相損,一體必互益。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握人際鏈,從而實現相互間的陪伴、借鑑和借用呢?方法就是“做介”,別人想做、該做而做不到的事兒,幫助或支持別人做到。宗旨是把握自己、管住(定住)自己,自我成長、服務生命(包括自己),把衆人的一切資源有效地聯結起來,保障未來永遠可持續,保障子孫後代生生不息。

當好別人的媒介,要做到行爲“公”,利益“共”,治理自己保障“公”,服務別人保障“共”。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多麼美好的東西,只有共享,才能持續。真要夥真,善要夥善,美要夥美,貴要夥貴,慧要夥慧,利要共利。一枝獨秀,只留瞬間;彼此夥共,永遠璀璨。

管住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美好,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樣,你周圍的世界,包括別人,也就變得美好了。否則,你老想管住別人,改變別人,一切麻煩就都來了,無論你或別人,都會因此而變得更不好。道理就是如此簡單。

四、生態鏈思維

我們一定要把思維和思考區別開來。思考用的是左腦,屬於理性,反應的只是線段或平面,只對物質的是非利害有效,還會消耗生命能量;而思維用的是腹腦,屬於悟性,可跨越時空的維度,反應的是立體的生態鏈,服務的是未來和可持續,而且不消耗生命能量。其根本區別,在於思維是對不同維度(世界),也即生態鏈的更全面反應。

宇宙萬物和整個世界,都是“造化者”(自然)的同一個生態鏈“佈局”,只是我們的智商還無法完整的反應它而已。只能儘量地通過生態性或生態鏈思維,讓自己的心、身和思想同在一處,不離生命宗旨,從而保障身邊本來一體的時間線、空間體和人際鏈自然合一,不裂掰,不分裂,不相斥。

生態鏈思維,其實就是立體(完整全面全息)思維、協舉(相關各方協調並舉)思維、介反(通過中介使事物反轉)思維,是符合事物動態走勢的思維。其簡易模式,就是“接二連三”,即先看清事物的兩極,再找到兩者之間的公奉(中介),然後“三位一體”地看待事物,非“三”不全面,非“三”不判斷,非“三”不作爲,非“三”不美觀。

比如評判自己的行爲是否合道,調整自己的行爲使之合道,我們的情緒就可以作爲中介,根據情緒狀態去評判,通過改善情緒來調整。比如評判或調整家庭事務,養命宗旨(身心健康)、孩子、未來就可以作爲中介。想要取得某個實物或利益,另一個實物、利益就可以作爲中介,相互代償等。

比如兩人相處,找到一個公奉點或中介方,構成三位一體,走中和路線。做一件事情,作失敗、成功、成敗兼有等三種打算,組合三類不同特質和資源的人蔘與。對待實物,設立美觀、實用、時限等三類目標。對待人生,設立物質、精神、健康等三方面目標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