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是怎样学习语言的?|会唱会说的小毛根

早晨,毛根一起来就会下床,啪塔啪塔地光着屁股找妈妈。妈妈在厨房做饭,看到毛根迅捷地跑过来,小身板还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但是却快速冲到了怀里,马上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亲亲。“醒啦小宝贝,睡得好吗?”毛根点点头。

就在这一天天奔跑着奔向妈妈怀里的时候,他悄悄地长大了,现在快一岁11个月了。

从一岁半以后的会说话,到一岁八九个月会唱歌,到现在会调皮地“胡言乱语”,他的语言能力在飞速发展,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毛根早就会唱歌了,一岁七个月时会背唐诗唱唐诗《咏鹅》、《春晓》、《悯农》、《咏柳》、《春夜喜雨》、《敕勒川》、《凉州词》等等,会唱很多儿歌。

最近一个周开始学姐姐给歌曲胡乱编歌词。“翁巴巴,翁巴巴,谁在唱歌,翁巴巴,翁巴巴,每天这样,翁巴巴,翁巴巴,谁在唱歌,那就是我的法国号。”

这样的歌词被毛根唱成了:“翁爷爷,翁爷爷,谁在唱歌,翁爷爷,翁爷爷,那就是我的臭爷爷。”

爷爷听了憨笑,我们赶紧让他改正,要唱成“好爷爷”。

坐地铁的时候,他想吃奶睡觉,问我:“妈妈,我可以在地铁上吃奶睡觉吗?”

“不可以,地铁上有很多人,回家吃奶睡觉。”

他一遍遍地念叨着:“车上很多人,回家睡觉”,乖乖地安慰着自己。

姐姐拿着小鸡球球玩具说:“我是小鸡球球,我的好朋友都走了,没人跟我一起玩。”

毛根大声说:“我来了,我来和你一起玩。”

姐姐问:“你是谁?”

毛根说:“我叫滕昭庆。”这是爷爷的名字,这是哪一出啊?

自己讲故事《I poop》,用手指着封面上的题目,用中文讲着“我拉粑粑”,指着出版社的小字说“拉粑粑要用马桶。”

学着姐姐坐在钢琴上,把音乐书翻到有五星红旗那一页,竟然一边瞎弹一边唱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每次唱到这首歌的结尾处,他不忘加上一句:“抱抱你!”

我发现只要是我会唱的歌,我会说的儿歌,会背的诗,经常念叨念叨,他很快就学会了。英文儿歌和英文歌曲也不例外,这是要逼着妈妈多学习啊!

这段时间喜欢小千系列故事,每天必讲,里面有些对话自己也会说了。若要加入其它故事,则需要慢慢引导,与生活有关的故事、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与情绪有关的故事都是他感兴趣的。

郝广才老师的《瓷器》、《饺子》、《陀螺》与生活有关,很喜欢看。《壳斗村的面包店》里面一个个可爱的小壳斗也会吸引他听完长长的文字。《打开伞》这本儿歌互动书特别合适三岁以内的孩子看,既可以学儿歌,又可以亲子互动,增强亲子关系。毛根最喜欢我和他一起亲子互动,身体的亲密接触让他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记得孕期从六个月开始,我每天都会录制一个故事,为了录制好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需要反复读个十遍八遍的,无形中都被肚子里的小宝宝吸收了。毛根的语言能力一定是在孕期有了很多的积累,在平时不停地跟他多说话,到了会说话的时候才会瞬间爆发出来。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说,婴儿在子宫内就开始对他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句法分析”了,“即拆分音素后再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并创造出词汇。这是早期大脑学习本地语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如功夫高手般出色的敏捷性,婴儿的大脑熟练地对接收到的一连串语音进行分割,直到将那些语音转变为具有意义的词汇,以融入他们所在的语言情境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