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心得

偶然的一次去朋友家玩,看到书桌上有一本书《非暴力沟通》,朋友说是他的同事刚看完还来的。我很好奇,这个年代什么书值得让人借阅呢?我拿过来翻了翻,从读第一页就吸引了我,将书借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想着要尽快还人家,我很快粗读一遍还回去了。我觉得这本书很实用,于是我网购了一本。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作者马歇尔基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于是撰写了《非暴力沟通》一书。

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没有语言暴力?所以觉得非暴力沟通与自己无关?回想一下,当你和家人、朋友沟通时,他们有没有因为你的某些话感到愤怒、怨恨或者疏远你的时候?

女儿上小学时,有一次见我在厨房炒菜,跑过来说要帮我,我正在炒菜,我说你就帮爸爸炒锅里的菜吧。女儿没有做过,我也没有告诉她怎么操作,想当然的认为这很简单,不用说都会做。可女儿没翻两下,菜就飞到了锅外,我不假思索就来一句:“哎呦,小用点劲儿!菜都弄出来了。”女儿见我话风不对,放下铲子就走了。事后,女儿和我说:“我又没干过,你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干嘛凶我?”还放出狠话说,以后再不会和我一起做饭了。当时我就泪奔了,一句话而已,竟被女儿“拉黑。”我觉得委屈啊。

如果当时我懂得接纳女儿,并对女儿说:

“你将菜掉在了锅外,是不是有点担心啊?”

女儿可能会友善回应:“是,我怕您说我”。

我如果说:“你主动帮妈妈干活,爸爸就很高兴了,你第一次炒菜,翻出去一点很正常,你愿意试试小点劲儿炒吗?”

然后再加上肢体语言,摸摸孩子的头,事情其实就好了,既教会了孩子炒菜,又增进了亲子关系,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魅力所在。

非暴力沟通时刻在提醒我们,在沟通时要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呼声,看见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是教我们做什么的呢?一开始我以为就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说事实,说感受,说期待,这样做可以避免无意识的攻击对方,从而导致无效沟通。这个方法确实有用但只停留在浅表,适合启蒙阶段。如果想深层次的成长,非暴力沟通是不错的选择。

首先,非暴力沟通让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它促使我们仔细观察,体验彼此的感受和愿望,与对方建立联系,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这样,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明确的提出我们的请求(即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又尊重与倾听对方,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举个例子:一位母亲有一次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小亮,看到茶几下面的两只脏袜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放到洗衣机里?“母亲运用的是非暴力沟通。

回想我们对待类似的情形是怎么做的呢?可能的场景:你的袜子还要不要了?怎么老是瞎扔?我都给你捡了好几回了,再让我看见我直接扔垃圾桶里!

有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话语充满了标签,评判,甚至威胁……

你可能会说,大家不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吗?可是当你发现这种方式无效时,你有想到过去做改变吗?改变不只是责任,更是对自己、对他人的爱。

作者讲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一个火车站,看到一位老人刚吃过午饭,膝盖上放着一个橘子,不远处一对母子坐在地上,小孩子眼睛一直盯着那个橘子。老人看到后,站起身走过去,向母亲示意,母亲报以微笑,老人走到孩子面前停顿了一下,然后双手捧着那个橘子,吻了一下才放到孩子手中。马歇尔看在眼里,被老人的行为所触动。他对老人说:“我特别感动的是,你先吻了一下橘子,才递给孩子。”老人说:“我已经活了65年,如果这辈子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除非从内心由衷地给予别人,否则永远不要给予。”

如果说非暴力沟通的“形“是沟通模式,那么对四个要素的觉察就是它的”核心“。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就能得到和谐、智慧和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