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笨,就要拙一些

昨晚吃饭,婆婆一直在聊她打工的事情(闲来无事,她在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帮助商贩把大葱做初步清理和捆扎)

她说,老板呀,真是财迷!都年二十九了,还不让人请假,找不到人干,急死了。前几天下雪,冷,我没去,一直给我打电话。我一周请一天假去给看我妈,老板也一直打电话催。

我说,那就不去好了。或者过了年你换一家。反正又不是她一家需要你们。

婆婆说,这可不行。给人打工哪能随便换呢?

我说,你干得好,让她给你涨工资,多给十块钱。

这可不行!都是这个价(干一天五十),旁边的老板也是这个价,她哪敢随便涨。

我没说话,婆婆接着说。

那天来了一个,干活不利索,好像脑子受过刺激。葱剥一半,没弄干净。捆吧,也捆不好,一拎起来就散了,这样的葱哪有人要!老板气得要命。那天我弄的,卖出去三捆。

前几天又新来了一个,不会捆,也没人愿意教她,人家都顾着干自己的活,谁愿意教?不耽误自己时间吗?我去教她捆,我跟她说,学会了以后就不要人帮了,捆得好看,老板好卖,不然人家根本不买,还要重新再捆。

那干的不好的,老板怎么不把她撵走?我问。这样看来,这个老板也不错嘛!我又说。

嗯,这个老板确实还可以。旁边的老板看不上的,都不要。你不要人家去哪?到这边老板就都留着,我这个老板,不挑。那边的老板有十几个人,这边最多的时候也就六七个。

婆婆是山东人,她一直都带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与仁义,有些时候甚至带点迂腐和不善变通,会让你觉得,笨。可是,反观自己,更多时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给自己的工作设了太多限制,我不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因为他不是我的style,我接受不了他的做事风格。我不喜欢某个领导,因为他的三观我不认同。我不去做这个任务,因为它不是因为擅长的领域……于是,工作越来越不开心,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慢慢发现,自己已经什么都不会了,十多年就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打转,工作和人际关系都无法突破,这些又反过来把自己的生活逼的无路可走。

这里真是要佩服我婆婆一下了!她本身有退休工资,完全没有必要去打工,可她做了,就做好。她并不是靠这个收入生活,可是身边那些靠这份收入生活的人却没有她用心。

她没有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位置,她开心的做,一直用“仁义”去想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就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青岛往事》,黄渤在里面饰演一位笨拙的商人,但最后他可以和德国人流利交流,也靠着自己的“笨“和”拙”,撑起了三兄弟的产业,最后一举击败对手,打了漂亮的一仗。剧里,黄渤的生母对他说,你笨,就要拙一些(拙,还有谦虚的意思)。他谨记一生,一直都是谦虚好学,愿意下功夫思索揣摩,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可贵的匠人精神。

多说几句。当下的生活节奏太快,出门,可以选择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地铁。消遣,可以选择电视剧电影短视频读书看报公众号。吃饭,可以选择自己做快手菜方便面或者外卖。太快,太快!快到一天忙忙碌碌但实际没有一点所得,每天接受只言片语的碎片化信息,那些你以为你懂的育儿,美食,养生,其实都很肤浅。可我们却还以为自己很懂,承认自己不懂就像承认自家孩子普通一样难。但我还是劝你,你笨,就要拙一些。我劝你,脚踏实地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