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道:混合雲起勢,青雲QingCloud領跑

科技雲報道原創。

 

據計世資訊最新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混合雲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混合雲市場規模爲197.5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92.9億元,混合雲將成爲雲計算的重要一極。

 

《報告》中還提到,混合雲百家爭鳴,市場競爭格局較爲分散。從創新能力和市場能力來看,市場格局呈現下圖態勢。

 

 

在混合雲“領導者象限”,華爲和新華三屬於傳統老牌IT廠商,而青雲QingCloud則是一家崛起於雲時代的廠商,兼備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以軟件定義爲核心,具備全維度的雲產品與雲服務交付能力。

 

儘管與老牌IT廠商相比,青雲QingCloud是一家年輕的企業,但卻能躋身混合雲“領導者象限”,原因其實很簡單。作爲國內最早佈局混合雲的雲廠商,青雲QingCloud早在其他廠商啓動混合雲戰略之前,就已經找到了混合雲的未來發展路徑。

 

近日,據證監會公開披露,青雲QingCloud(北京青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將在科創板上市,有望成爲科創板的“混合雲第一股”。

 

混合雲起勢,積極擁抱廣域空間

 

那麼,到底什麼是混合雲的發展方向?在談到這個問題之前,先站在企業用戶的需求上來看。

 

 

最早誕生的公有云興起於大型互聯網公司,IT資源被作爲服務來交付,用戶按需使用、按量付費,資源利用率和使用體驗均有提升,公有云深受有互聯網業務的公司喜愛。

 

很快,公有云的創新理念和技術對傳統企業IT帶來巨大影響,作爲傳統IT升級的私有云應運而生。私有云構建在企業本地,不僅具備公有云的各種優勢,而且在滿足企業合規可控方面有絕對優勢。

 

隨着企業業務創新的需要,對於雲技術的要求也愈發多樣化。如今企業既離不開私有云,也需要公有云的彈性資源作爲補充。當企業有線上創新業務、需要快速go-to-market時,公有云加私有云的混合雲模式成爲必然選擇。

 

 

對於大多數企業⽽⾔,混合雲已成爲最優的雲戰略。Flexera發佈的《2020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報告顯示,93%的企業選擇了多雲戰略,其中有87%選擇了混合雲。

 

2021年,5G正在中國快速落地,邊緣計算髮展勢頭也日漸強勁,許多企業在部署邊緣計算時都計劃採用5G技術。隨着企業業務創新的演進,實際業務場景已經不侷限於數據中⼼,而正在向邊緣及終端拓展。

 

因此,混合雲也不應該侷限於公有云和私有云,而是應該具有架構延伸的能力。融合了網絡、邊緣、終端,覆蓋了廣域空間的“雲網邊端一體化”,將是混合雲無可爭議的趨勢。

 

從入局到領先,青雲QingCloud做對了三件事

 

當混合雲成爲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混合雲市場也成爲各大廠商的必爭之地。然而,對於有充足準備的青雲QingCloud來說,早已在競爭對手之前看到趨勢,並牢牢地佔據了混合雲的領跑位置。

 

從入局到領先,青雲QingCloud混合雲做對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戰略的先發優勢。

 

2012年還是中國雲計算市場方興未艾的年代。那一年,中國最大的公有云服務商阿里雲對外提供服務僅過去了幾個月,國際雲巨頭Azure剛剛宣佈將落地中國,而青雲QingCloud則以“中立”身份入局公有云的時代潮流。

 

很快,人們就發現青雲QingCloud的不同之處。在2013年上線了公有云平臺之後,2014年青雲QingCloud居然開始佈局私有云市場。作爲CEO的黃允松當時需要花費大量口舌,向投資人和媒體解釋“爲什麼要佈局私有云市場”。

 

這一決策核心的原因是青雲QingCloud管理團隊提前看到了市場需求。很快,立足於公有云、私有云一體化的架構,青雲QingCloud在2014年又順勢推出了其混合雲的技術主張,並付諸實踐。

 

從公有云起步,之後快速轉戰混合雲,這一操作實爲罕見,但混合雲的先發優勢的確爲青雲QingCloud帶來了成功。

 

與同樣想要入局混合雲的公有云廠商相比,青雲QingCloud的佈局更早。前者的經驗主要在於服務消費互聯網用戶,而青雲QingCloud更懂企業級用戶。

 

與想做混合雲的私有云廠商相比,青雲QingCloud的公有云與私有云方案融合得更徹底。很少有私有云廠商真正會去做公有云,而是普遍選擇與公有云廠商以API對接的方式合作,這就不能構成類似青雲QingCloud的一體化架構,不能稱之爲真正的混合雲。

 

第二件事:一體化的架構設計。

 

從技術層面來看,青雲QingCloud是國內最早實現“公私混託”一體化架構的廠商,以統⼀的技術架構體系貫通公有云、私有云、託管雲、行業雲等多種雲模式,統⼀運維管理⼀體化的混合雲架構。

 

這種架構設計對於青雲QingCloud的發展非常重要:

 

第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一體化架構,能夠讓私有云用戶享受到與公有云一致的使用體驗;

 

第二,一體化架構意味着數據可以輕鬆在業務間流轉,應用在架構中遷移時也無需重寫;

 

第三,公有云在大規模環境中驗證的功能、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讓其私有云具備了同樣的能力。在一體化架構中,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更新迭代保持一致步調,讓雲產品演進的步伐更快。

 

第三件事:紮實的產品實力。

 

從產品佈局來看,青雲QingCloud的產品線個個“能打”。

 

QingStor軟件定義存儲產品線,覆蓋從對象存儲到分佈式塊存儲,再到分佈式文件存儲以及融合存儲,支撐起市面上幾乎所有主流雲平臺,能夠應對用戶對存儲產品在性能、容量、延遲以及接口等多方面的複雜需求。

 

青雲QingCloud旗下光格網絡SD-WAN,能讓企業分分鐘構建專屬智能廣域網,解決企業傳統組網的痛點。與傳統自組網的做法相比,光格網絡SD-WAN的優勢非常多,不僅成本低、簡單易用,高品質的網絡服務對於業務連續性也大有裨益。

 

依託光格網絡SD-WAN的網絡連接,加上QingStor存儲平臺,青雲QingCloud可以輕鬆實現數據的跨平臺備份與遷移,爲多平臺、多環境下的資源管理打下了基礎。再結合青雲QingCloud旗下iFCloud統⼀多雲管理平臺,對混合雲各個組件進⾏統⼀的運維操作,能夠對混合雲整體運行實現更有效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青雲QingCloud還有青立方超融合產品線。超融合作爲非常主流、高效的部署交付形式,對於其他產品線包括混合雲的落地,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容器混合雲”,迎接雲原生的發展浪潮

 

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球將有75%的企業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雲原生是基礎設施領域最火的發展方向,公有云、私有云廠商都在加速佈局。根本原因在於,雲原生能讓企業具備類似互聯網公司的高效應用開發和部署能力,與業務創新相結合,幫助企業塑造競爭力。

 

青雲QingCloud也非常看重雲原生,很關鍵的一個動作便是投入大量資源開源了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K8s發行版——KubeSphere容器平臺,在國內外K8s生態圈頗具影響力。前不久,KubeSphere上線AWS Quick Starts,在全球範圍持續拓展雲原生生態。

 

青雲QingCloud積極佈局容器平臺,在於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雲,主要是完成資源和數據層面的融合,而容器則能夠實現應用層面的融合,讓容器化後的應用在混合雲架構中自由遷移,讓青雲QingCloud在業界率先實現了容器混合雲。

 

其中,非常典型的KubeSphere 3.0的多集羣管理功能和OpenPitrix多雲應用管理平臺,可以實現跨集羣的應用部署,讓用戶自由決定應用運行在哪個集羣上,無論這個集羣是在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等環境中。

 

換句話說,KubeSphere容器平臺作爲混合雲的“中央控制面板”,讓混合雲完成從“面向資源”到“面向業務應用服務”的轉型,從而通過“容器混合雲”實現業務的自由遷移和無縫混合部署。

 

目前,青雲QingCloud已基於KubeSphere發佈了企業級的容器雲產品線QKE(KubeSphere on QingCloud),用戶也可以使用AWS上的KubeSphere(KubeSphere on AWS)方案,當然也可以從開源社區下載開源的KubeSphere部署在任意環境中,開放性極強。

 

青雲QingCloud“容器混合雲”的做法,爲雲原生的發展浪潮做好了準備。

 

不僅如此,隨着雲網的深度融合,邊緣雲將成爲未來混合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混合雲中,公有云、私有云提供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而計算所需要的數據則由邊緣雲蒐集並傳輸到公有云、私有云。

 

在這一階段,雲計算在基礎設施上將不再簡單侷限在數據中心平面,而是走向“雲網邊端”的廣域場景,形成由智能網絡連接起來的“廣義混合雲”。

 

對此,青雲QingCloud已在雲平臺上構建了IoT物聯網平臺,通過光格網絡SD-WAN智能廣域網連接邊緣側的EdgeWize邊緣計算平臺,從而構建了包含“雲網邊端”的完整混合雲平臺。同時,面向智慧數據中心、智慧建築、智慧交通、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核心場景,發佈了端到端的場景化解決方案,率先將廣義混合雲的能力落地到行業中。

 

可以看到,基於“雲網邊端”的一體化架構,青雲QingCloud從資源層面的打通、應用層面的打通,再到廣域層面的打通,每一次都站在混合雲的“浪潮之巔”,無限拓展着混合雲的邊界。

 

 

青雲QingCloud混合雲千錘百煉,賦能千行百業  

 

技術是枯燥的,產品是冰冷的,只有經過實踐驗證的技術產品,纔是有血有肉、有價值的。

 

2010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浙報集團”)完成了紙質媒體的數字化,初步享受到了數字化帶來的便利。隨着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推動,浙報集團又打造了國內首個以移動優先、數據架構一體化的全形態媒體融合雲平臺,出於對核心數據安全以及整體成本考慮,其雲平臺採用了混合雲模式。

 

憑藉紮實的技術能力與豐富的經驗,青雲QingCloud負責構建了浙報集團雲平臺的私有云環境,用於支撐業務系統和媒體生產大數據計算場景。私有云提供了完整的研發、測試和預發佈環境,保證底層數據與服務的一致性;同時對接公有云,以公有云對外輸出服務。

 

截至2020年11月底,雲平臺承載了浙報集團的大量業務,包括近35個不同種類開發測試生產業務。雲平臺上線一年多來,浙江日報不僅大幅縮減了IT資產投入,還通過自動化機制簡化了運維工作,極大節約了人力成本。

 

正是由於青雲QingCloud領先的技術和紮實的行業積累,更多青雲QingCloud混合雲的故事,還在國家電投、民航快遞、藍月亮、華潤創業、太平保險、泰康保險等大量的企業用戶中不斷重現。

 

結語

 

從未來發展上來說,青雲QingCloud的混合雲早已不再是傳統概念裏的“公有云+私有云”,而是在已經建立的混合雲統一技術架構的基礎上,以容器混合雲擁抱雲原生,以持續研發邊緣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打造覆蓋“雲、網、邊、端”一體化的廣義混合雲。

 

可以說,業界關於混合雲的所有想象,“領跑者”青雲QingCloud都準備好了。


【關於科技雲報道】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