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誰……

閒來無事,到外面逛了-圈,回來的時候剛好看到幾位阿姨在一起聊天,就坐在邊上準備旁聽一會兒。

聽了-會兒才明白原來張阿姨的兒子來看張阿姨了,非但如此還買了很多小禮物給張阿姨。怪不得張阿姨的嘴角從我來就一直瘋狂上揚,其他幾位阿姨也表達了自己深深的羨慕,說也想要- -個這樣的兒子。看着張阿姨合不攏的嘴,我還真擔心明天她的臉會不會僵掉。

有一一個這樣的兒子自然免不了和別人的孩子進行-個比較。其他阿姨一看提到自己的兒子,有的笑逐顏開、有的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有的沉默不語、有的搖頭嘆息.....

“行了,你們的兒子就算再不好也比我的兒子強多了。”王阿姨頗無奈的自嘲。其他人一聽紛紛安慰王阿姨。不過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場面話罷了。

據我所知,王阿姨的兒子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小公司,收益好像還不錯。而且從創業到成立公司都是自己-手操辦的,沒有向家裏人伸手要過一分錢,只是很少回家,可以說基本上就不回家,只是按時給家裏人打錢。

王阿姨說自己的兒子一點都不知道關心自 己和老伴,遇到事情也從來都不會和他們說,關於自己兒子的事基本上都是從別人那裏聽說的。老兩口生病住院兒子也只是打發公司裏的人去看,即使去了也只是匆匆一瞥。

王阿姨覺得自己兒子特別不孝順,說到動情處忍不住涕泗橫流。其他的阿姨有的在勸,有的在罵,有的安慰,有的比慘,有的.....

這難道真的就是王阿姨兒子-一個 人的錯嗎?我不禁問自己。

或許是也或許不是!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在孩子的啓蒙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很多人都很重視家風,也會有屬於自己.家庭的家訓。父母們遵守着自己定下的規矩,子女們自然而然的也會仿效,直至記在心裏,展現在行事作風上。

所以,我- -直都覺得學校更大程度上是教書,至於育人大多是口頭上的。而家庭應該更大程度_上是育人,父母如何待人處事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處事風格。畢竟言傳不如身教。家庭總要有些東西傳承下來,可若是上一輩沒有好的東西可傳,晚輩們又該去繼承什麼呢?

父母們對自己的父母漠不關心甚至冷言冷語,卻希望自己的孩子對自己早請示晚彙報時時呵護刻刻關懷。

父母們在自己子女小的時候,對他們的事情橫加干涉,從考試成績到學校表現再到交朋友,事無鉅細,卻從不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將他們想要表達的慾望扼殺在搖籃裏。美其名日“爲你好”。

漸漸的孩子成爲學習的工具和父母炫耀的對象,孩子一直都只有聽的份。突然某-天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想要跟他們平等對話,卻發現沒有可說的話。- -直以來被所有人誇讚的安靜乖乖女,突然就成爲了父母心中的隱痛。

小時候孩子回家興致勃勃的講述在學校裏發生的趣事,父母能夠快速從中提取“重點”並開始苦口婆心的“教育”:讓你去學校是去學習的不是去玩的。還有某某家的某某某就知道調皮搗蛋,你以後儘量不要跟他玩。我給你說過多少.....父母噼裏啪啦一頓說,漸漸的孩子不再講學校的事。父母問起來也只是“嗯啊”的敷衍了事。後來開始別人羨慕自己孩子的安靜懂事,父母也享受着其他家長投來的自認爲豔羨的目光。只是當時父母並不知道,在孩子關上房門的瞬間,心門也在慢慢的合上。

所以當孩子長大後父母卻開始羨慕別人家孩子的開朗活潑。

父母-味的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孩子也一直按照父母所期望的那樣生活着。 突然有一天,父母想要換套標準,卻發現已經來不及

總是聽到大人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卻從沒想過自己如何如何。

所以,父母們與其抱怨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如何,不如先想想自己對父母如何,自己對孩子如何。

有因纔有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望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