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一點思考

春節期間在kindle上讀了兩本書:《汪曾祺小說集》和《老人與海》。這兩本書有點共通的東西,都直白地描寫了人生的苦難。汪老的短篇裏雖然都是樂觀美好的在寫故事,但是小說集裏一半以上的故事還是悲劇色調的。

兩本書都沒有刻意塑造苦難的氛圍,也沒有強寫令人奮發的打氣話語。讀完一種悲涼的感覺遊之不去。同樣地,兩本書裏又在絕望之中迸發出堅韌的生命力量,一種向死而生的堅毅氣勢。

小時候奶奶總喜歡看電視裏的苦情劇,那時候怎麼也理解不了的。平常看電視最怕看到《三毛流浪記》這種。人喜歡看喜劇可理解,爲什麼喜歡看悲劇可就叫人不太好理解了。往往主人公越是悲慘,越是能讓人看的欲罷不能。主人公的悲慘境遇給人彷彿一種病態的快感。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裏把悲劇比作酒神。崇拜酒神的人們把生命的痛苦在酒醉的狂歡中暴露出來。當我看到老人桑迪亞哥那又苦又慘的捕魚生活,我實在沒法想象這悲慘的生活到底有什麼能支撐他活下去。還好海明威安排了一個現實裏不應存在的小男孩作爲他的生命寄託。但如果沒有這個小男孩,這個老人還有勇氣活下去麼?

看悲劇是一種刺激的宣泄。所有的生命的結局無一例外只能是悲劇——死亡。每個人的結局早在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什麼是支撐我們向死而生活下去的堅定動力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