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七步教你怎麼才能寫出精彩的好故事:有創意、有衝突、有情景、有場景、有懸念、有幽默、有巧合

每個故事都好像一條理解世界的路徑,幫助我們脫離迷惘狀態,滿足我們的好奇心,給我們一些生活建議。

如何能寫出精彩的好故事呢?通過讀麥成輝的《講出一個精彩故事》我們可以學到以下幾點。


麥成輝是香港皇冠出版社總經理,青馬文化出版人,香港流行圖書協會會長。他還是香港樹仁大學“故事課(Storytelling)”客座講師。他將衆家理論糅爲簡單7步,教大家從學習“故事技能”開始,逐步進階爲擁有“故事思維”,輕鬆打動他人,並從此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什麼是好故事?簡單來說就是有創意,會令聽故事者心神一亮的故事。

講故事需要四個必須:必須要有講故事的人,必須要有值得變成故事的題材,必須要有故事的技巧發揮,必須要有故事的信息。

有吸引力的故事關鍵在要有變化,變化的結果越是出人意表,越能夠引起刺激、有趣、驚訝等情緒,變化的事情越貼近生活,也越容易引起共鳴、代入、感動和激勵等情緒。

二.如何塑造人物

1.故事都是通過各種角色,尤其是主角的遭遇,去展開故事情節,如何敘述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發展,是講故事的重要技術。

2.故事展開有賴於人物塑造。當我們講故事的時候,絕大部分狀況都需要展現人性,而且還得表現出很瞭解故事人物的個性和經歷的樣子。

3.要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寫得不管如何鮮明,目的是讓他們可以在受衆的腦袋裏面“鮮活”起來,那纔是最終任務。

4.人物性格需要衝擊與變奏

  1)虛構故事裏面的人物,因爲經過濃縮提煉,所以常常具備以下幾項特質:一、性格鮮明;二、反應敏銳;三、行爲舉止出人意表;四、性格轉換迅速。

  2)故事的內容,常常是一連串的各種變化,由各種變化本身帶動受衆的感受和反應,所以,故事裏面的世界通常是由變化去理解事物,跟我們日常生活非常不一樣。

5.故事人物從天真者到魔法師的六種人格進程

1)天真者(Innocent):內心單純地相信世間的正義和美善。

2)孤兒(Orphan):可以說是天真者受挫之後的狀態,內心被世間的黑暗面籠罩着。

3)流浪者(Wanderer):處於一種矛盾心態,未能解脫之下,茫然尋覓,探索周圍。

4)戰士(Warrior):找到自己的奮鬥方向,努力前進。

5)殉道者(Martyr):爲了完成更高階段的目標,不惜犧牲個人的喜惡和當初最珍惜的東西,甚至生命。

6)魔法師(Magician):掌握了改變現實、超越常人的能力。

三.展現情節的力量

1.理論上來說,故事裏面的人物和情節都應該是獨特的最佳組合。這樣的人,遇上這樣的事情,纔會這樣反應;這樣的事情發生,纔會令這樣的人將情節帶去這個方向。

2.情節的設計需要一條核心主線,核心主線通常跟着故事主角展開,充分表現出故事的主題和信息。情節的鋪陳也得緊緊帶領着聽衆的思緒。

3.必備的5個情節階段:

1)Anticipation Stage(期待階段),初步介紹人物、背景、矛盾衝突的發生。

2)Dream Stage(幻象階段),事情進展順利,好像都可以解決,其實只是幻象。

3)Frustration Stage(受挫階段),正面看到真正的大險阻,前一階段的幻象破滅。

4)Nightmare Stage(噩夢階段),故事進入高潮,一切逐漸又看似絕望。

5)Resolution(決定性結局),故事中的英雄克服險阻,通常是同時克服了個人內心的弱點或困擾。

4.所有的故事都離不開7個基本情節:

1)Overcoming the monster(戰勝惡魔):面對一種極度危險、具毀滅性的惡魔,歷盡險阻,最終戰勝。

2)Rags to riches(白手起家):從無到有。憑着努力和幸運,擺脫貧困,夢想成真。

3)(探索旅程):爲了一個類似於尋找寶藏的目標,一幫人因爲不同的理由組織起來,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另外一幫跟他們目標不同的反面人物,讓尋寶過程變得更困難。當一切看似陷入絕境,全靠英雄人物發揮能力和創意,排除萬難,完成目標。

4)Voyage and return(遠離與迴歸):英雄人物爲着崇高目標離家遠遊,途中遭遇重重險境和誘惑,最終通過考驗,回家的時候,對人生已經有更深刻的體悟。

5)Comedy(喜劇):故事中的人因爲誤會或者錯失機會,遇到危機,後來克服了性格缺陷,達到美滿結局。

6)Tragedy(悲劇):故事中的人雖然擁有人性中一些美好的特質,卻因爲性格上的缺陷,或者環境的不幸因素,無論怎樣努力都是徒然,最終陷於險境。

7)Rebirth(重生):本來處於一個看似無望的生活環境,憑着個人的信念、特殊的能力或者特殊機遇,破解了外在環境的操控,迎接新生。

5.1)喜劇”是指氛圍,而不單單是形容結局,喜劇中產生的困擾和轉折得到克服之後,結局的喜劇氛圍就更強烈。

2)“悲劇”同樣也不單單是指故事的結局走向悲慘,悲劇因子在於故事主角有一種內在的缺陷,儘管這個人也擁有其他優點,可是,努力掙扎之後卻還是逃不出悲慘的下場,這樣一個無助的處境才令人感到無比難過。

3)白手起家”的故事人物,可能窮得很快樂,只需要面對貧窮的難題,可是,當他由貧變富,卻要面對新的煩惱和難題,只有當他克服了種種難題,才能達到完滿的結局。

4)“重生”則困惑得多,過程中通常會穿插一些主角自以爲逃開了卻原來陷得更深的情節,直至得到新生,纔算完滿結局。

5)“戰勝惡魔”通常面臨很多緊張的危險處境,整體行爲有強烈的救贖意涵,惡魔則絕大部分都被形容爲只有主角英雄可以消滅,消滅的過程卻又是九死一生。在戰鬥的旅程和過程中,主角英雄會碰上指導他的智者,讓他得以提升,也會遇上夥伴、弱者、愛人和叛徒,由此帶來考驗和成長。

6)“探索旅程”則通常會導向一個生命的重大祕密或寶藏,過程中往往敵友難分,驚險不斷。

7)“遠離與迴歸”這種故事重視旅程中的奇想和遭遇,故事本身因此容易變得鬆散,每次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挑戰,情節必須驚險、有趣,不斷出現新的人物和新事物,否則就會冷場。


四.敘事觀點有三種:

1)第一人稱觀點。即用“我”來敘述,可能是親身經歷,也可能只是從故事裏的其中一個角色的內心出發,故事發展全屬於“我”的所知所感。

2)全知觀點。即假設講故事的人知道了故事世界裏的一切,然後挑選最重要和有趣的片段告訴你。

3)第三人稱觀點。介乎“第一人稱觀點”和“全知觀點”之間,由一個“他”的主角的觀點敘述故事,以“他”的心態和行爲的轉變作爲故事的主軸,同時也會在故事需要時,將“他”所不知道的事情變化做出交代。總的來說,視角比“全知觀點”狹窄,又比“第一人稱觀點”廣闊,缺點是比較不容易操控,有些時候技巧混淆了,聽衆就會感覺混亂。

五.故事三要素:敘事、場景、對白

1.敘事有如圖畫,可以天馬行空地敘述事情,簡潔、濃縮的特性使故事充滿想象的空間。

2. 場景有如表演,雖有特定的時空限制,但其臨近感可使故事栩栩如生,充滿力量。

3.對白有如鼓聲,是人物之間直接的內心互動,高效率的對白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發生,卻可以讓故事活起來。

六.設計故事情節的時候應該注意:

1.語言是否生動?自己的故事未必需要華麗絢爛的辭藻,一些簡潔和容易意會的語言比較有力。

2.有沒有抓緊角色和事件的內在矛盾與衝突?衝突如何產生、對立、依存和消融,本身就是故事的基本結構,也是一般人理解世事變遷的習慣。

3.是否可以營造懸念?懸疑小說的手法通常是描繪出一個引人遐思的狀況,然後一步步把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局鋪陳出來,或者先拋出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局,再用奇特的因果關係重新把故事推展開來。

4.能不能加點幽默感?幽默感是消融矛盾衝突的一種瀟灑的姿態,自嘲的故事常常會很有魅力。

七.故事的寫作技巧,文字是否可以更精練?用詞是否可以更恰當?分段是否可以更符合聽衆的心理節奏?這些基本功,也是改稿的基本功。還有一個技巧必須掌握,即善用“巧合”或者“奇蹟”。

這就是要寫一個故事基本的幾點要求,最最重要的是要寫起來,不管怎麼樣,只有動筆寫才能寫好,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