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與行動0222-2021

前面幾節課,我們說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邊界。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另一個話題,就是家庭裏的角色。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裏,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他們各自的角色不會輕易混淆。父母既和孩子有情感的聯繫,又能對孩子保持一定的權威。

可是,如果父母和孩子的角色發生了混淆,家庭裏會發生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講講其中的一種情況:父母化的孩子。

父母化的孩子

什麼是父母化的孩子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承擔了太多父母的責任,甚至代替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

說起來,孩子想幫父母,這是他們的本能。

比如我聽到有人說:“我爸爸是外地人,又是入贅的,我媽媽家的親戚都有些看不起他。好在我們家人都很看重學習,所以從小我就特別用功,來爲我爸爸爭氣。”

也有人說:“我媽媽是一個很柔弱的人,自從有了弟弟以後,她經常頭暈,需要靜養休息。那時候我才上小學,但是我就知道放學一回家,要幫着做飯、洗衣服、照看弟弟,我就擔心媽媽累着,我擔心會失去她。”

還有人說:“自從爸爸和媽媽離婚以後,有好幾次我從半夜醒來,發現媽媽坐着在流淚。也許是怕吵醒我,她沒有哭出聲來,可是我知道她在哭。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想,以後我一定要照顧好媽媽,不讓她難過。”

你可能覺得,這些孩子都很懂事,這樣不好嗎?爲什麼它會成爲一個問題呢?

其實,孩子“早當家”可能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在我們的文化裏,本身就有美化這種父母化孩子的傳統。在物質匱乏又孩子衆多的年代,有很多家裏的長子或者長女,要幫父母照顧弟弟妹妹,他們需要早早地自立、掙錢、補貼家用,他們在家裏代替了父母的位置。這被認爲是貼心和懂事。

可是在這背後,很少有人真的去理解這些孩子內心的痛苦和不安。他們背上了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和責任,很多研究表明,這種痛苦會一直持續到孩子成年,影響他們的安全感和親密關係。

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爲,父母化的孩子,就是一種心理創傷。

如何區分是否過度

當然,不是所有協助父母的孩子,都會變成父母化的孩子。怎麼區分這是普通的協助,還是過度了呢?有兩個標準非常關鍵。

第一點是,當孩子協助父母做事時,他們內心是否覺得父母可以依靠。

如果他們內心裏覺得父母還是有能力的、可以依靠的,他們心中有安全感,問題就不會太大。

如果他們認定父母靠不住,這就會讓他們產生持續的焦慮。

第二個標準是,孩子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去做事。

如果只是以純粹的協助者的角色,那他們就還只是幫助父母的孩子。可是,如果他們把自己代入了照顧父母的角色,這種角色錯位就會變成他們固定的行爲模式。我們就可以說,這些孩子被父母化了。

父母化孩子的特徵

那麼,這些父母化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歷程和心理特點呢?讓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我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訪者,我們就叫她小U。

她自己創業,開一個小公司。人很要強,工作也很努力。工作多年後,終於在大城市給自己買了一套房子。

我恭喜她,問她:“你期待未來的新家嗎?”

誰知道她說:“我不期待。雖然我買了房,我從來沒想過要去住,也沒想過這個房子是我自己的。”

我問她爲什麼?她說:“我買完房的那一刻,心裏鬆了口氣。我想的是,我父母終於有保障了。萬一他們有一天生病了,我可以把房子賣掉,這樣他們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我問她擔心什麼?她說:“其實也沒什麼好擔心的。父母身體都好,也有退休工資。可是,我心裏就是有很多不安,總是忍不住要爲他們想。”

小U就是一個典型的父母化的孩子。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化孩子的三個特徵。

首先,他們從小被一種匱乏的感覺籠罩,而家裏沒有辦法去解決這種匱乏。這種匱乏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被父母渲染出來的。

回到小U的例子。小U出生在一個小縣城裏。媽媽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有幾年,她爸爸做生意很不順,就在家裏休息,偶爾打打零工。媽媽總是嫌爸爸沒本事,不會掙錢。

家裏現實的經濟壓力夾雜着母親的焦慮和匱乏,讓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小U的腦海裏:“我家裏很窮,父母沒有能力,他們以後還要靠我。”

有時候,當她媽媽抱怨她爸爸時,她會跟媽媽說:“沒關係,媽媽你以後可以靠我啊。”

有時候,在飯桌上,她還會教育爸爸,要怎麼敬酒、怎麼夾菜。她覺得爸爸生意做得不好,就是因爲情商低,她有責任跟他說這些事情。而爸爸只是嘿嘿笑。

父母化孩子的第二個特徵,他們會發展出一種特別的照顧父母的傾向。他們壓抑了自己的需要和願望,而總是把父母的需要和願望放到前面。

小U就是這樣。她想要照顧媽媽,可是孩子的肩膀畢竟是稚嫩的。所以她所能做的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要和願望。她還記得,有一年冬天,她的鞋子破了,漏風,穿在腳上非常冷。

她不敢跟媽媽說,怕說了以後,媽媽又要爲錢的事發愁。可是她心裏也有很多委屈,怪媽媽這麼粗心,連孩子的這點需要也看不見。

實在困苦的時候,她還會幻想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自己真正的父母很有錢,有一天會接她回家。這種幻想緩解了她的壓力,可是又讓她產生了很多的自責。

到了大學以後,她就開始自己創業了。從賺錢開始,她就有了給家裏寄錢的習慣。父母也習慣了想買什麼東西就問她要,覺得女兒很能幹,可以依靠。

小U說:“心情好的時候,給他們錢我很開心。覺得家裏人依靠我,我很有成就感。可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會想,爲什麼我要讓自己這麼累。我替家裏的每個人想,可是爲什麼從來沒有人替我想?”

很多被父母化的孩子都有這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他們感覺自己被依靠,覺得有價值。另一方面,當他們想要依靠別人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沒人可以依靠,就會感到孤獨。

這造成了父母化孩子的第三個特徵:他們習慣照顧別人,而不習慣讓別人照顧自己。這樣,他們就很難和他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對於小U,我問她:“你心疼這麼多人,怎麼沒想到找個人來心疼你,讓你自己也有依靠呢?”

她說:“我心裏其實特別想找個人依靠,可是我從來不會要求和麻煩別人。哪怕是戀愛,我也不知道怎麼去跟對方撒嬌。”

“那你父母呢?”

“他們更靠不住,萬一我把難過說給他們聽,我就會想,我爸爸現在這麼煩,跟他說會不會增加他的煩惱。我媽媽心裏素質又不好,跟她說,會不會她心裏的弦崩斷了。可是我自己心裏一直有很大的不安全感。我睡眠很少,經常做噩夢,夢裏就是父母遇到了危險,我要去救他們。”

你看,父母化的孩子背後,是整個家庭的痛苦和無奈。

家有改造人的強大力量。當一個家庭需要大人,而大人又無法勝任他們的角色時,孩子就會收起他們的天真爛漫,努力變成一個大人。

一方面,他們總是強迫地想去照顧別人,壓抑自己的需要,覺得只有這樣,自己纔有價值。另一方面,他們也很害怕跟人建立真正的聯繫,因爲任何近的關係對他們都意味着難以承受的壓力和責任。而這種矛盾,就來自他們在孩子的時候照顧父母的童年經驗。

如何避免父母化的孩子

聽到這裏,也許你會好奇,怎麼才能避免出現父母化的孩子呢?

一個基本的原則是,讓父母是父母,讓孩子是孩子。

我給父母的建議是:

當你意識到孩子在變得懂事、懂事得讓人心疼時,也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要讓孩子去承擔本該大人承擔的東西。不要讓孩子對家庭的忠心,變成他們的苦心。

哪怕有時候,家裏真的有危機需要孩子協助。那也要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責任。這只是暫時的,你只是在幫爸爸媽媽做事。”

讓他們明白,什麼時候,他們都可以依靠父母。

而我給這些孩子的建議是:

有時候,我們需要去拋下這種過時的忠誠。父母會照顧好他們自己,而你要做的,也是照顧好你自己。

迴歸孩子的天真爛漫並不是逃避責任,你只是遵循了家庭自然的發展規律。

假如你曾經是那個父母化的孩子,現在已經成年了,我想說:

你需要學習的,不是怎麼去更好地照顧別人,而是學習求助,學習依賴他人,學習接受別人的照顧。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照顧別人,依賴別人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內疚,讓你覺得自己好像不應該、不配享受這種待遇。那我想對你說:這只是你過去的角色帶來的舊經驗。而你,需要爲自己去創造新的經驗。

今天的課就到這裏,給你留一道思考題:在你還是孩子的時候,是否有一些時刻,覺得自己不能依靠父母,反而是父母的依靠?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我一直沒有這種感覺,如同陳老師所說,中國人有崇尚孩子早當家的習慣。小時候會經常聽人說,誰誰家的孩子非常懂事,爸媽也會經常在我們面前說提起。但是我、姐姐、弟弟都沒有這種概念。

    印象當中鄰居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學的時候爸爸因交通意外去世,平時家裏的一切打算都是由他爸爸打理。媽媽在家裏基本上什麼都不管。孩子比着同齡的孩子要成熟些。小學五年級時他開始爲他媽媽規劃如何用錢。初中沒上完就去打工掙錢,他媽媽抱怨他掙了錢不交給她保存,他告訴媽媽,不把錢交給媽媽,是因爲媽媽也不會打理,他自己對錢如何用有計劃。

    後來孩子早早結婚成家,在縣城買房,把媽媽從農村接到了縣城,這一切也基本上都靠他在外打工掙錢而得,不像其他同齡人,打工掙錢基本上都是平時花銷,對於大的開銷上,主要依靠父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