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我们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

第一次看这本书时,这个副标题引发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是啊,我们除了让孩子准备迎战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选择专业之外,我们还要问自己,我们究竟应该让孩子怎样走上社会,他才算是做好了准备?能够获得人生的成功,并且能够快乐地拥有掌握幸福的能力。

《准备》这本书里介绍了这所美国优秀公立学校的教育经验,他们是怎么培养孩子,为准备迎接社会锻练的那些能力。

1、第一个,SMART原则,意思是特定目标。

2、第二个,随机应变。

3、第三个,寻求挑战。

4、第四个,坚持不懈。

5、第五个,直面挫折。

6、第六个,适时求助。

我们在孩子进入大学前,学校和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帮助孩子养成这些能力。

萨米特学校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反思式学习,还有帮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萨米特校长塔文纳带着他们的老师,还有很多教育专家,进行一个大讨论,并且问了很多的孩子,什么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最好的东西?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要专注于通用技能的培养。

什么是通用技能的培养?就是你所学的这些东西,到了社会上是有用的,社会上的人是重视的。

通过从雇主想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简历中,他们分析的数据:排在第一位的是领导力,排在第二位的是团队合作能力,第三位是沟通技巧,第四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位是口头表达能力,第六位是较强的职业道德,第七位是主动性。然后定量分析能力、灵活性/适应性、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能力、注重细节的组织能力、开朗外向的性格,战略规划能力、创造力、举止得体,还有创业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

根据雇主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在学校期间,应该培养孩子的这些36种重要的能力。

现在社会如此多元化,我们要让一个孩子能够有幸福的能力,能够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能够有追求自己梦想的精神和态度,就不存在必定失败的孩子。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为了能够帮孩子更好地做好准备,他们要求孩子至少做三套方案。就是你不能够只有一套方案,说“我必须考上哈佛”,这个才算是成功。不是。因为你未必一定能考上哈佛,但是你一定要成功。

在毕业的时候,他们问孩子:成年以后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当然目标要基于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想象一个理想的状态,你想要做的事情必须是切实可行而且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做选择前,一定要全方位地考虑各种可能性。然后做的决定应该得到家里人和周围人的支持,这是他们准备方案的一个原则。

很庆幸在孩子刚上高中的时候看到了本,让我发现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还需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