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覺醒

最近看了一本書《家庭的覺醒》,頗有感觸。

我們是不是總想花很大的力氣去改變孩子?最後卻不落好,甚至“兩敗俱傷”?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是爲了喚醒我們,是爲了讓我們對自己有重新的認識,而不是讓我們用力的去改變孩子的。

我們平常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自己跟一個孩子大聲地咆哮,咆哮完了以後,冷靜下來,又覺得自己剛纔非常失態,覺得自己真不應該這樣做。請問爲什麼我們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那個咆哮的你是真的你,還是那個後悔的你是真的你?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這裏需要解釋的是,那個大聲咆哮的叫作“自我”,那個冷靜下來能夠理智反思的纔是“真我”。

爲什麼我們的自我經常表現出來的是帶有控制慾的、苛刻的、憤怒的?自我並不能夠代表真我。自我來自哪兒?我們的自我取決於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自我的反應根植於恐懼之上。

我們在恐懼什麼呢?我們恐懼環境,恐懼周圍的人,恐懼未來。所以,當我們內心充滿着對周圍世界各種各樣的恐懼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憤怒,恐懼跟憤怒是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我們要能夠學會一件事,要知道無論身在何方,我們的內心都可以達成和諧。這時候才能夠調動出來你的“真我”,而不是用這套裝腔作勢的“自我”來對待周圍的人。

所以,我們要通過和孩子的互動,認識到我們內在充滿着大量的恐懼,我們才能夠把自我和真我真的分開。

要感謝我們的孩子,孩子是喚醒者,他來到我們身邊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爲了讓家長更成熟。你可以把孩子當作一面鏡子,像照妖鏡一樣照出你內心當中各種各樣的恐懼和不成熟的地方。

孩子終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第一個叫作“我被看見”,第二個叫作“我有價值”,第三個叫作“我很重要”。

很多家長認爲“我都是從愛出發的,我就沒有錯”。其實這是不對的,你從愛出發,衍生出了恐懼,而恐懼帶來了佔有慾和控制慾。

我們的動機也許是愛,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愛。

我們的許多愛其實是愛自己,只是僞裝起來成了愛別人。

愛的定義是什麼?“愛是,一種能夠全面地看見、接受且尊重他人本來面貌的能力。”

如果你發自內心地愛你的孩子,不要求回報,你只是因爲愛了他就已經滿足了,這纔是真正的愛,而不是讓孩子必須用一些事情來跟自己交換。

如果一個父母能夠發自內心地接納孩子的現狀,而不是試圖控制一切,讓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發生,這個父母就叫覺醒的父母。

希望你有幸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與你對着幹,

從而你可以學習如何放手;

他不聽話,

從而你可以學會聆聽;

他有拖延症,

從而你可以學會欣賞靜止時的美;

他老忘事,

從而你可以學習擺脫對於事物的依戀;

他過度敏感,

從而你可以學會理智;

他總是心不在焉,

從而你可以學會專注;

他敢於反抗,

從而你可以學會打破常規思維;

他感到害怕,

從而你可以學會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使你學會,

這一切不是關於孩子,

而是關於你自己。

我們爲孩子所能夠做的事,是創造條件並且接納他的現狀和未來,這就是一個覺醒的家庭所應該有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