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也是一种责任

每逢节假日,心里的感情线牵引着头脑,下定决心回家看看,尤其是春节,想家的思绪更是拧成一股绳,生拉硬拽地把有各种困难的我拉回爸爸妈妈身边。

因为特殊原因,大年初二,我们一家四口分成两拨,分别回到不同的地方过年,我推着婴儿车带着小毛根,揹着简易的妈咪包,坐着高铁回家了。

出行其实本就可以轻装上阵,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负重前行。每逢回家,大箱小箱大包小包,甚至铺盖卷儿枕头都带上,因为能开车,车变得越大,越是装不下。

回家就希望给老人多带点礼物,后背箱满满当当,回来也是一样,塞满了爸爸妈妈的心意,萝卜白菜,大豆花生,面粉面条,鸡蛋鸭蛋鹅蛋……只要家里有的,都会如数准备着。看着塞满一车的食物,感觉生活很富足。

今天过年,年前的日子里,我们两口子就不停地往家里寄过年期间吃喝穿戴的和往来之礼。因为疫情,本来计划先不回家过年了。

过年,再多的东西也填不满父母空洞的情感需求,一年来的奔波劳碌,不就期盼着春节的团聚?年夜饭的饭桌上只有两个人的唏嘘,春晚的热闹更是反衬着饭桌上的冷清。

妈妈电话里表达着她的心愿,也理解我们的难处,说实在不能回来那就明年再回来吧。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为了两边的老人,我们决定分头行动,牺牲了小家的团聚,只为让老人们高兴。

哥哥接着我和小毛根,一起来到姥姥家。97岁高寿的姥姥,耳聪目明,看着这一大家子的孩子都来了,乐得眉开眼笑。

饭桌上,也坐着表妹家84岁的奶奶,因为小脑萎缩,她痴傻不能言语,儿女近旁却已经不认识。

女儿在一旁一勺一勺给老人喂饭,老人却呜啊呱啦地总是想说话,确是像极了绘本《小怪物》里面的老鹈鹕。

这本绘本讲述的是两代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童年时代多变的小怪兽,成长为青春期的小野人,再变成懂得爱父母体贴父母的成人,直至老成无法言语甚至无法照顾自己,只会“呜啊呱啦”乱叫的老鹈鹕。

如今,我真的看到了这样的“老鹈鹕”。说不清楚话,一双因为眼疾一直湿泪的眼睛暗淡无光。女儿站在一旁,一边喂饭一边阻止她说话。她说不清楚话,却总是想表达,如果女儿体贴地任由她“呜啊呱啦”地说下去,女儿就要端着碗在一旁擎半天。女儿哪有这样的耐心,不是不爱她不孝顺,只是不太体贴而已。

饭桌上每个人都在想,将来自己老了,会变成什么样?能像97岁高寿却依然耳聪目明的姥姥那样,那是自己的福气,如果不幸也像84岁的“鹈鹕”奶奶,不也一样要面对鹈鹕人生吗?

老来何所安?只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日子里扮演好每一个角色,陪伴父母,珍惜伴侣,疼爱子女,暮年白发痴傻之时就随遇而安吧。

“鹈鹕”奶奶是有福气的,身边的子女孙辈都很孝顺,孙女不停地在旁边嘘寒问暖,小心搀扶,有什么比儿孙绕膝之福更令人动容。

父母虽不至于老成鹈鹕,但是多么希望有儿女在旁常相伴。春节回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情感需求,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赶走父母在热闹的春节氛围中凄冷的孤独。

带着孩子,回家陪伴父母过年,带去的是热闹欢腾,是喜庆祥和。

父母简单的幸福就是儿女能常回家看看,尤其在过年的团聚日子里有子女陪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