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01:蛤蟆的感悟和成長

“回顧你生命最早期的階段,從出生到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發生的一切都對你影響重大,還影響了你後來的成長,牽涉到你怎樣看待自己和別人。就這樣,你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特有的看法,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從那時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用同一個視角看待一切事物。”

這一段話來自英國作家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段話的意思是,你對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階段裏形成的。

我們可能都不記得自己在四五歲之前的生活事件,但是那時的情緒、感受一定深藏在靈魂的深處,當一些特定事件來臨的時候,這些情緒和感受一次次湧上心頭,你會發現,每次都是這樣的情緒和感受。你沒有發現的是,這些情緒和感受竟然來自四五歲之前。

其實早在四五歲的時候,生命本身都已經在探索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我是怎麼看自己的?我好嗎?”

第二個問題是:“我是怎麼看別人的?他們好嗎?”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組合成四種態度和價值觀,作者把它們描繪在一個“人生座標”裏。


第一種:“我不好,你好”。作者說:“這代表了一個人的行爲態度,這類人認爲自己很差勁,別人都比他好。幾乎在任何方面,低自尊的人通常覺得生活對他們不好,卻更善待別人。他們認爲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們就玩那些把他們變成受害者的遊戲——‘我真不幸’。”

這種活法看起來很容易讓人抑鬱,他們認爲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響,無法掌控人生,這讓他們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好。

想一想自己身邊的親人,包括自己,是不是處於這種人生座標的人。

蛤蟆身邊的親人就屬於這樣一類人。她覺得自己一生的命運都不如意,家庭不幸福,和伴侶吵架,處處事事埋怨伴侶,覺得自己就是受害者,因爲父母做主讓她嫁給了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因爲生了兩個孩子而不忍心放棄孩子,只能強忍艱難度日。別人家的任何事情都好,別人家的伴侶好,孩子好,只有自己怎麼這麼不幸,遇到的都是不好的。

她對自己的家人苛責怨怒,對丈夫苛責,對孩子埋怨,但是卻善待任何一個外人。在任何一個外人看來,他是一個多麼優秀的人啊!是一位多麼通情達理、多麼善良有愛、多麼勤勞能幹的人。


第二種:“我好,你不好。”作者說,這一類人總是能讓對方感到憤怒,總是對別人評頭論足,他們常常會佔據權力和權威的制高點。他們會證明別人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爲己任。

這類人你見過嗎?是不是在公司裏常見這樣的權威人士,他們總是把自己想象成嚴厲的父母,把員工當成頑劣的孩子來懲罰。或者在生活裏,他們會說:“你爲什麼總是讓我失望?”、“你怎麼敢?”、“我是爲你好!”

這類人總是需要攻擊和譴責別人。這些施虐者會利用任何時機來製造一些能讓他們評判和懲罰別人的情境。

作者說:“是他們內心的施虐者讓他們這麼做,可內心的施虐者是誰呢?”我覺得那隻能從他們的原生家庭尋找答案了。

“這類人永遠都是挑剔型父母,他們動不動就指責,焦慮得隨時會發脾氣,還想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來評判別人。有時候他們會擺出‘我是爲你好’這樣的話,可是周圍的人卻能聽出這是虛情假意。”

蛤蟆又中彩票了,她的另一個關係相對比較近的人是“我好,你不好”的類型。蛤蟆發現,自從結婚後,她在婆家遇到的就是這類人。他們永遠都挑剔她,動不動就指責,躺着就被評判,甚至語言上的侮辱。他們有時候會對她好,但是蛤蟆卻能感受到這種好背後的目的,換句話說,其實都是虛情假意。

蛤蟆發現,他們這類人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有錯的都是你。他們對你憤怒,自己從來不會覺得內疚,總是在怪罪別人。他們自衛的方式,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的身上,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怒火轉向別人。

很明顯,蛤蟆受傷了,因爲蛤蟆是第一種人。


蛤蟆通過十次諮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座標,回憶小時候發生過的事情和成年後所做的一系列舉動,她發現行爲背後的態度、觀念和情緒感受都是驚人的相似。

小時候她很多時候很憤怒,但是卻不敢發怒,她把這些憤怒都轉化爲內疚、自責。她害怕表現出來憤怒以後會被拋棄,或者會得不到愛,所以她總是以討好和順從的方式重新獲得父母的愛。

這種行爲模式反映在她整個的學生時代包括現在的成人生活。她品學兼優,連年獲得市級三好學生或者省級優秀畢業生,她的人際關係特別好,她不喜歡和任何人有矛盾,每當有矛盾,她的心裏都會六神無主,感覺找不到自我,其實這是一種內心的恐懼。

家庭生活裏,她害怕失去伴侶,一旦發生爭執,她總是最先承認錯誤,主動出示和好的意願。她隱忍着心裏的委屈和憤怒,把它們都憋在肚子裏,佯裝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從來不生氣,生氣了也要流着淚憋回去,在伴侶面前永遠不能表露出傷心、委屈。

可是,蛤蟆壓抑在心中的憤怒都流向了哪裏?一部分憤怒有時候發泄在孩子身上,更多部分轉化爲對自己的攻擊,她覺得自己不夠好,別人都是好的,遇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責備自己,美其名曰:“反省自己。”所以她一直處於“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座標裏,不自知,不自省,惡性循環,她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好。

現在,蛤蟆感覺到內心的力量逐漸增強,她想要活得真實,爲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而活,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正常情感。

“所謂活得真實,就是真誠地迴應當下的需求。這能打破從童年延續而來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經歷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爲真正的自己。”

蛤蟆真切體會着憤怒,不再逃避,而是體會當下的情緒,和它連結。

蛤蟆要成長,首先要和自己的情緒做聯結,這樣才能充分理解自我。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排斥負面情緒,不接納自己當下的情感,逃避它們。比如蛤蟆,她總是在體驗那種令她傷心難受的情緒時,選擇去看電影。她最近終於看到了這一行爲模式的深層原因:爲什麼她那麼喜歡去看電影?她總是在自己感覺不到安全感的時候,或者滿心空虛的時候,去電影院看電影。她原以爲那僅僅是一種個人的愛好而已,但實際上,她覺察到,這個習慣其實一直在幫她逃避那種令她恐懼不安、憤怒自責、委屈無助的感受。

作者在書中說:“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這就是真正在實踐中學習……我們理解了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還要能掌控它。”

原來,我們需要從情感和情緒中學習,而不是通過理智的頭腦去判斷去決定。當我們有了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到那時,我們就能逐步控制住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了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爲。

諮詢結束後,蛤蟆再一次踏上了那個令她緊張、悲傷的故地,遇到了那個一直指責她、侮辱她、時刻創造情境來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譴責她的“獾”。

那個“獾”,依然如故,怎麼會輕易改變。她又一次抓住了一個難得的陌生人,藉着和陌生人說話的機會,再一次創設了指責蛤蟆的機會,她大加讚美了陌生人,讚美了別人的孩子,讚美了她的育兒方式,甚至還讓別人去管教蛤蟆的孩子。

這又是一個“心理遊戲”,她的言外之意再一次入毒氣瀰漫在空氣裏,蛤蟆再一次躺着中槍。這言外之意就是:蛤蟆,你真是個失敗的媽媽,你的孩子學習不如他人,又是一個不懂事的壞孩子。

這一次,蛤蟆是在成長之後再一次經歷那類“我好,你不好”的人設計的心理遊戲。蛤蟆覺察到了自己的生氣,但是她努力地感受着這種難受,感受着陷入這種心理遊戲中自己糟糕的自我貶低的情緒。她慢慢地竟然跳出來了,她不再覺得是自己不好,她不再自責,而是覺得自己一直沒有做錯什麼,自己和孩子都沒有那麼糟糕,確切地說,孩子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信,只是比較調皮淘氣而已,而這種調皮和淘氣會被那類人說成“壞孩子"。


蛤蟆成功地從別人設計的“心理遊戲”中逃脫出來了,她的體會是,體會着當下的情緒,和它連結,接納它,感受它,不排斥,不逃避。就這樣在情緒中學習,她掌控了自己的情緒。

蛤蟆有了這一次的體悟和成長,她很開心。她有信心在生活中不斷地覺察、探索,勇敢地去選擇“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座標。

作者說,“我好,你也好”其實是一種發自內心信念的行爲。它非常接近於人本主義的信條: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加油吧!蛤蟆!

(我們都是蛤蟆,蛤蟆是所有致力於自我探索和成長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