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1:蛤蟆的感悟和成长

“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这一段话来自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我们可能都不记得自己在四五岁之前的生活事件,但是那时的情绪、感受一定深藏在灵魂的深处,当一些特定事件来临的时候,这些情绪和感受一次次涌上心头,你会发现,每次都是这样的情绪和感受。你没有发现的是,这些情绪和感受竟然来自四五岁之前。

其实早在四五岁的时候,生命本身都已经在探索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组合成四种态度和价值观,作者把它们描绘在一个“人生座标”里。


第一种:“我不好,你好”。作者说:“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几乎在任何方面,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我真不幸’。”

这种活法看起来很容易让人抑郁,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想一想自己身边的亲人,包括自己,是不是处于这种人生座标的人。

蛤蟆身边的亲人就属于这样一类人。她觉得自己一生的命运都不如意,家庭不幸福,和伴侣吵架,处处事事埋怨伴侣,觉得自己就是受害者,因为父母做主让她嫁给了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因为生了两个孩子而不忍心放弃孩子,只能强忍艰难度日。别人家的任何事情都好,别人家的伴侣好,孩子好,只有自己怎么这么不幸,遇到的都是不好的。

她对自己的家人苛责怨怒,对丈夫苛责,对孩子埋怨,但是却善待任何一个外人。在任何一个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啊!是一位多么通情达理、多么善良有爱、多么勤劳能干的人。


第二种:“我好,你不好。”作者说,这一类人总是能让对方感到愤怒,总是对别人评头论足,他们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

这类人你见过吗?是不是在公司里常见这样的权威人士,他们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或者在生活里,他们会说:“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失望?”、“你怎么敢?”、“我是为你好!”

这类人总是需要攻击和谴责别人。这些施虐者会利用任何时机来制造一些能让他们评判和惩罚别人的情境。

作者说:“是他们内心的施虐者让他们这么做,可内心的施虐者是谁呢?”我觉得那只能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寻找答案了。

“这类人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他们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有时候他们会摆出‘我是为你好’这样的话,可是周围的人却能听出这是虚情假意。”

蛤蟆又中彩票了,她的另一个关系相对比较近的人是“我好,你不好”的类型。蛤蟆发现,自从结婚后,她在婆家遇到的就是这类人。他们永远都挑剔她,动不动就指责,躺着就被评判,甚至语言上的侮辱。他们有时候会对她好,但是蛤蟆却能感受到这种好背后的目的,换句话说,其实都是虚情假意。

蛤蟆发现,他们这类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错,有错的都是你。他们对你愤怒,自己从来不会觉得内疚,总是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投射到别人的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很明显,蛤蟆受伤了,因为蛤蟆是第一种人。


蛤蟆通过十次咨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座标,回忆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和成年后所做的一系列举动,她发现行为背后的态度、观念和情绪感受都是惊人的相似。

小时候她很多时候很愤怒,但是却不敢发怒,她把这些愤怒都转化为内疚、自责。她害怕表现出来愤怒以后会被抛弃,或者会得不到爱,所以她总是以讨好和顺从的方式重新获得父母的爱。

这种行为模式反映在她整个的学生时代包括现在的成人生活。她品学兼优,连年获得市级三好学生或者省级优秀毕业生,她的人际关系特别好,她不喜欢和任何人有矛盾,每当有矛盾,她的心里都会六神无主,感觉找不到自我,其实这是一种内心的恐惧。

家庭生活里,她害怕失去伴侣,一旦发生争执,她总是最先承认错误,主动出示和好的意愿。她隐忍着心里的委屈和愤怒,把它们都憋在肚子里,佯装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生气,生气了也要流着泪憋回去,在伴侣面前永远不能表露出伤心、委屈。

可是,蛤蟆压抑在心中的愤怒都流向了哪里?一部分愤怒有时候发泄在孩子身上,更多部分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她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都是好的,遇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责备自己,美其名曰:“反省自己。”所以她一直处于“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座标里,不自知,不自省,恶性循环,她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好。

现在,蛤蟆感觉到内心的力量逐渐增强,她想要活得真实,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活,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正常情感。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真切体会着愤怒,不再逃避,而是体会当下的情绪,和它连结。

蛤蟆要成长,首先要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这样才能充分理解自我。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排斥负面情绪,不接纳自己当下的情感,逃避它们。比如蛤蟆,她总是在体验那种令她伤心难受的情绪时,选择去看电影。她最近终于看到了这一行为模式的深层原因:为什么她那么喜欢去看电影?她总是在自己感觉不到安全感的时候,或者满心空虚的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她原以为那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爱好而已,但实际上,她觉察到,这个习惯其实一直在帮她逃避那种令她恐惧不安、愤怒自责、委屈无助的感受。

作者在书中说:“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我们理解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还要能掌控它。”

原来,我们需要从情感和情绪中学习,而不是通过理智的头脑去判断去决定。当我们有了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到那时,我们就能逐步控制住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了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咨询结束后,蛤蟆再一次踏上了那个令她紧张、悲伤的故地,遇到了那个一直指责她、侮辱她、时刻创造情境来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她的“獾”。

那个“獾”,依然如故,怎么会轻易改变。她又一次抓住了一个难得的陌生人,借着和陌生人说话的机会,再一次创设了指责蛤蟆的机会,她大加赞美了陌生人,赞美了别人的孩子,赞美了她的育儿方式,甚至还让别人去管教蛤蟆的孩子。

这又是一个“心理游戏”,她的言外之意再一次入毒气弥漫在空气里,蛤蟆再一次躺着中枪。这言外之意就是:蛤蟆,你真是个失败的妈妈,你的孩子学习不如他人,又是一个不懂事的坏孩子。

这一次,蛤蟆是在成长之后再一次经历那类“我好,你不好”的人设计的心理游戏。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生气,但是她努力地感受着这种难受,感受着陷入这种心理游戏中自己糟糕的自我贬低的情绪。她慢慢地竟然跳出来了,她不再觉得是自己不好,她不再自责,而是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做错什么,自己和孩子都没有那么糟糕,确切地说,孩子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信,只是比较调皮淘气而已,而这种调皮和淘气会被那类人说成“坏孩子"。


蛤蟆成功地从别人设计的“心理游戏”中逃脱出来了,她的体会是,体会着当下的情绪,和它连结,接纳它,感受它,不排斥,不逃避。就这样在情绪中学习,她掌控了自己的情绪。

蛤蟆有了这一次的体悟和成长,她很开心。她有信心在生活中不断地觉察、探索,勇敢地去选择“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座标。

作者说,“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加油吧!蛤蟆!

(我们都是蛤蟆,蛤蟆是所有致力于自我探索和成长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