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人生才有希望

一个高中同学没考上大学,在外打工多年,一直断断续续地做着不稳定又低收入的工作。年岁大了就找了一个不是很喜欢又普通的男人,两人一起在外面打工,收入都不高算是勉勉强强,平时稍有结余。

两人在打工地买不起房,只能租着便宜的房子,后来有了第一个男孩,再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生活也还算是可以。

一次意外,男人出外工作时不小心伤了右腿,医治半年后也只能一瘸一拐,医生说需静养休息两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因而无法再从事现在的工作。

没办法只好一家四口回到老家,男人干不了活,同学一个人靠帮别人的裁缝店做衣服,赚点微薄的收入,而两个孩子都要上学,生活哪哪都要花钱。

还好,前几年打工赚了点钱,在家乡盖了两层楼的房子。家里再养点鸡鸭,地里种点菜也算是减轻点负担。年岁增长,两人一直也没学点真本事可以养家糊口。

生活算是过得艰难的,两个四十多岁的人应该算是壮年的年纪,却什么也干不了,没手艺没能力,只能靠赚点微薄的收入。同学谈起时经常唏嘘,才四十岁的人生就过成这样。

孩子在农村的学校读书,没钱接受好的教育,也是成绩勉强及格,也没有打算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想法,父母也从未灌输这种思想,任其放纵学习,不做任何要求。

这也是很多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混个高中文凭或者勉强送个三本或者专科学校就可以。

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多数寒门父母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而孩子也从未上过任何补习班,从小学起家长就放任小孩成绩差,随便混混,不想通过学习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阶层固化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

寒门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比别人多付出努力才能做到比别人的孩子更优秀。

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刘媛媛说过,社会不是绝对的公平,命运如果给了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寒门孩子不是社会不给他们机会,其实很多寒门的孩子是他们主动放弃改变自己的。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是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这就是区别。


当然也有很多寒门孩子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成为精英和骨干。所以只要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寒门的孩子一样可以有精彩的人生。一样能让自己改变阶层,有一个逆袭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