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

這是一本心理學家、著名作家武志紅作序推薦的,心裏療傷經典之作。作者蘇珊.福沃德博士通過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素材,分析了各類“有毒父母”的所作所爲,以及這些行爲如何傷害子女,,並持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

坐着的主旨並不在於控訴這樣的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是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父母的負面關係中解脫,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那些灰暗的、一直以來難以別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納、似乎根本無處安放的感受,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

有毒的家庭體系會代代相傳

文章從幾種典型的,有毒家庭行爲模式舉例分析開始,結合具體案例,描述了家是怎樣傷人的,以及不同的有毒家庭的症狀,和我們的的應對方式。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會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才能決定自己是誰,該如何與人相處。如果你的父母有毒的話,很可能你會做出如下自我評價:

*我沒法相信任何人

*我不值得被人關心

*我永遠都不會成功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家庭成員作爲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健康家庭推崇個性、個人負責和獨立、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滿足感和自尊心。

在你很小的時候,你無力去抗衡,甚至可能深感苦惱而不自知,覺醒後就要意識到,不用因爲試圖保持保持某種幻想中的平衡,而去扭曲自己,深受其害。

認清以往的事實,學會放下之後,我們更要學會,和原生有毒家庭在精神上分離,在自己今後的親密關係中走向陽光,需要注意這幾點:

*不需要對方一味順從(包括自己對他人)

*允許對方表達不同意見,並堅持

*明確界限,不打着愛的名義過多幹涉對方

愛自己,擁抱你內在的小孩

從問題家庭出來的人,陰影有可能伴隨其一生,他們會糾結於正常不在意的小問題,充滿了自我否定,即使身處順境,得到了愛,還是會產生一種,我不配擁有的心理,稍有不妥,內疚自責得停不下來。

當然,也有一種是因爲受傷而過度自我保護,攻擊性極強,像一個刺蝟,一面極度渴望愛,一面又會將打算靠近的人推到很遠的地方,從而進一步陷入自愛自憐,更加怨毒的境地。

只有當我們能靜下心,直視自己,將自己的心理清,面對發生過的一切,和內心的感受何談成功,才能擁有很好的愛自己的能力。

一個有能力愛自己的人,纔會有能力解決問題,和他人和諧相處。

關於制怒,書中給出了方法:

1允許自己憤怒,不壓抑

2表達你的憤怒(不是發泄)

3增加運動量

4不要讓憤怒加深你心中消極的自我形象(即不要內疚,自我否定)

5把憤怒轉變爲自我定義的動力源泉(總結自己憤怒的點,再次內省)

除了這種極端的情緒——憤怒之外,我們還會被記憶,以及現在與親人之間的矛盾困擾,還可以怎麼應對呢:

1不要停止生活的腳步

不論你是悲傷或是焦慮,都要清楚,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活着還有太多事要做,還要往前看。

列出你每週可以做的十件事,以幫助自己從悲傷中恢復,把這個當作合同旅行,裏面包括給你帶來愉悅的休閒活動,如泡泡浴、看電影等。

2對自己負責

將責任歸咎於父母,不是讓你把責任一腳踢開,我們無力阻止發生過的事情,但是可以調節自己至少是當下應對的心情,努力提高自己的調節能力,自己的應對能力,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不僅於事無補,還會親手把自己推向更深的深淵。

3平靜地對持

我補充“對持”這裏包括和自己,和家人。

書中說了和家人對持,需要很大的勇氣,勇於提出自己的要求,理性地表達,不指望一下達成,或對方屈服,但是我們能做到表達,就已經成功了,你會爲獲得勇氣的力量而興奮。

對於已經過時的家人,我們放不下心結又無法溝通,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將心裏的情感釋放出,想象對方已經收到。

其實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對持,和那個擰巴、受傷、無助、迷惘、絕望的自己對視,和談,最後給自己一個擁抱。

願每一個受過傷的你,可以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原每一個健康的你,擁有一個更加美滿的家庭,附上書中描述有愛和有毒家庭的區別表,自省共勉——

成熟有愛心的父母所持的觀念,會考慮到家庭成員的感受和需要,會爲一個孩子的個人發展,和隨之而來的成熟獨立構建堅定的基礎。這種觀念可能是:

*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

*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

*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誤

而有毒的父母對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觀念,他們會認爲:

*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

*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

*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的待在那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