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喜慶時刻,爲什麼要喝香檳? 1 香檳是喜慶的象徵,容易讓人嗨 2 香檳與歐洲皇室慶典 3 香檳走入世俗世界

這個問題,是我以前經常想的。

過去跟L姑娘約會,喫牛排喝香檳時,我會突然想到,爲什麼浪漫時分要喝法國香檳?

大前年,做電商運營的朋友開公司慶祝會,邀請我參加,慶祝典禮上人手一支香檳杯,歡慶公司業績取得大幅增長。

我拿着香檳杯,站在一邊,腦海裏又想到,爲什麼開心時刻要用香檳來慶賀?

還有朋友結婚,好幾次婚禮上擺了香檳塔,新浪新娘往香檳塔上倒香檳,那麼,問題又來了,爲什麼結婚時也要用香檳做爲儀式的一部分呢?

說到這裏,你心裏有準確的答案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卻頗有難度,一不小心還真會被問倒。

我們斯享學校的助教 Sophia 總是快人快語,“鄭小塔老師,外國有喜慶場合喝香檳的習慣,我們中國人就照抄了唄!”

那麼,真是這樣嗎?

1

香檳是喜慶的象徵,容易讓人嗨

說到喜慶開心時刻喝香檳,我覺得,國內的電視媒體“功不可沒”。

對於中國的70後80後來說,電視爲這兩代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相對於90後00後生活在電腦時代來說,70後80後更多的是受電視媒體的影響和薰陶。

港臺電視劇和歐美電影,呈現出的“色彩斑斕”畫面,表達出的精彩豐富內容,讓他們頓時覺得,“哇,外面的世界原來是這般多姿多彩”“花花世界就是這樣的”!

就拿我來說,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香港,時不時就往香港跑。

那你知道,我爲什麼喜歡香港嗎?

就是TVB電視劇、香港電影看多了!

被長時間一點一滴的薰(xi)陶(nao)了!

我們中國人對香檳的認知,也是這樣。

電影電視劇裏,浪漫時分、慶祝時刻都有香檳酒的出現。

帥氣男主角跟靚麗女主角約會時,基本上是喝香檳喫牛排;主人公參加城裏沙龍派對時,必定是一人一支香檳杯,歡聲笑語,侃侃而談;慶祝儀式上,爲成功喝彩時,又是香檳開道!

這誰也擋不住長期的薰陶啊!

一年、兩年,五年、十年,時間長了,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香檳就跟“喜慶、典禮、浪漫”劃上了等號。香檳,它就是象徵喜慶、開心和吉利!

就好像老一輩人說起拉菲紅酒、人頭馬XO,就是奢靡有錢的富豪生活一樣。

其實,慶祝典禮、約會婚禮場合飲用法國香檳,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爲,喝香檳容易迅速喝醉,讓人更快嗨起來。

這也是鄭小塔我在品酒師課程中,必講的葡萄酒內容。

香檳,其實跟我們常見的葡萄酒不一樣,它含有二氧化碳氣泡,是一種起泡酒。

據法國酒莊朋友說,在一杯100毫升的香檳杯中,通常會形成2000萬個小氣泡。

這些密密麻麻多如潮水般的氣泡,進入人體後,會迅速撐大胃部,讓胃粘膜吸收酒精的面積變大,同時,二氧化碳小氣泡還會進入人的小腸,又增大腸道對酒精的吸收,這樣,雙管齊下,人的酒量再好,也容易馬上“喝醉”。

而且,你也別小瞧香檳的酒精度。

不管昂貴,還是便宜的香檳,酒精度都在12度左右,相比其他葡萄酒,它的酒精度並不低。

你看波爾多紅酒,也就是12、13度的酒精度。

所以,飯局宴請上,還有酒吧裏,有些男性總是自恃酒量好,“千杯不醉”,但在香檳面前往往敗下陣來,“唉,我怎麼這麼快就醉了?!”

也因此,香檳爲什麼被看成是慶祝之酒,就是這個原理,相比其他葡萄酒,它更能讓人速醉,更快興奮,更早帶來愉悅輕鬆的感覺。

那麼,想要熱鬧的場面,想達到喜慶開心的效果,就人手一杯香檳喝起來吧!

保證“嗨”得快!

2

香檳與歐洲皇室慶典

從另一方面來說,葡萄酒在歐洲是儀式慶典用酒,特別是早先的宗教典禮上。

雖然,鄭小塔不信教,但這幾年爲了葡萄酒教學,我還是研究了不少歐洲基督宗教歷史。

我在《葡萄酒,爲什麼會被說成是“耶穌的血液”?》這篇文章中講過,基督耶穌在最後的晚餐裏說過,“麪包是我的身體,葡萄酒是我的血液”。

而香檳是葡萄酒中的一種,也不例外。

香檳的原產地,也叫香檳,是同名同姓的。

香檳地區,有一個叫蘭斯 Reims的中心城市,在歐洲宗教史上非常出名。

蘭斯城裏有個蘭斯大教堂 Notre-Dame de Reims,幾乎所有法國國王的加冕典禮都在這個教堂舉行。據統計,國王總數達到了31個,讓蘭斯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王者之城”。

這裏,我展開一下,歐洲國王的加冕典禮相當於我們中國封建王朝的登基大典,換句說,法國國王是在蘭斯登基成爲正式國王的,而不是在巴黎,所以,蘭斯這座城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蘭斯,又是香檳酒的主要產地,所以,相應的,香檳也就成爲法國皇室加冕典禮上的專用酒。

1575年,法國國王亨利三世直接規定,國王加冕典禮的宴會上,只能使用香檳地區出產的葡萄酒。

這樣一來,香檳直接擁有了“皇室慶典專用葡萄酒”的身份,法國皇室爲香檳的地位做了加持。

當然,香檳的好運顯然還沒用完。

大概來說,香檳是到了17世紀下半葉,纔在歐洲出名。

最開始是英國皇室讓香檳嶄露頭角,後來傳到法國,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效仿英國,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於是,香檳也成爲法國宮廷生活的一份子。

我有兩個品酒師學生,畢業於中國美院,現在從事藝術品工作,他們特喜歡跟我聊葡萄酒與藝術的話題。

“鄭小塔老師,你知道生蠔午宴和火腿午宴這兩幅名畫嗎?裏面就有香檳的出現。這兩幅畫是路易十五專門讓當時的著名畫家創造的,生蠔午宴還是香檳在書畫史上的處女秀呢!”

也確實,從路易十五開始,法國的君主們大多成爲了香檳的忠實粉絲。

連那個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赴刑場之前,還喝了一瓶香檳。

不過,法國國王們喜歡香檳也是有原因的,不僅僅是前面所說的香檳有氣泡,容易速醉。

更因爲當時的香檳酒,新奇、昂貴。

在香檳面世之前,歐洲葡萄酒都是清一色的靜止葡萄酒(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葡萄酒,不帶氣泡的葡萄酒)。

而有權有錢的人總是喜歡標新立異,與衆不同,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樣,於是,冒着泡泡的香檳起泡酒,一經發明後,讓這些達官貴人喜出望外,越是新奇,越是稀罕,越能凸顯出飲用者的地位身份。

同時,當時的香檳價格也相當昂貴,對釀酒師來說,香檳簡直是個“定時炸彈”。那時的釀酒方法不完善,制瓶技術也不成熟,一個不小心,香檳酒瓶就會爆炸(想象下搖晃後的雪碧!)。

那個時代能夠喝得起香檳,也都是有權勢有財富的上層人士,香檳是有錢的象徵!

所以,在當時的英國法國,王室貴族舉行派對聚會時,香檳成了標配,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香檳也就成了“聚會嗨皮之酒”,即便是那麼高不可攀。

讓香檳成爲“慶功之酒”的,還有拿破崙的功勞。

拿破崙仗打到哪裏,香檳喝到哪裏,他曾經說過,“勝利時要享用香檳,失敗時也需要香檳”。

特別是每次打贏仗,拿破崙都會讓將士們跟他一起喝香檳慶祝。當時有流傳,是香檳給拿破崙帶來好運和勝利。

這也讓香檳跟勝利掛上了鉤,從此,“贏了”“勝利”“成功”場合飲用香檳,在歐洲成了一種習俗。

3

香檳走入世俗世界

讓香檳成名的,是王公貴族們,但捧熱香檳的,卻是富人階層和中產階級。

我有個學姐,是杭州 LV 店的運營,她就跟我說過,“鄭小塔,別看 LV 這麼華貴奢侈,在全世界捧起它的,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中國。現在中國的有錢人和中產小資,是 LV 最大的消費羣體。”

19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興盛,造就了一批富有的中產階級和商人階層。

跟這些年的中國人一樣,迅速富起來的歐洲人迫切需要一些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展現自己。

於是,香檳就成爲了他們的囊中物。

一來,香檳本來就是傳統的慶典儀式用酒,本身帶有一種儀式感,正好符合中產階級和商人階層的需求,適合在慶祝典禮、正式場合,歡慶開心時分飲用。

二來,香檳是皇室宮廷專用酒,是平民百姓可望不可得的“稀罕之物”,飲用香檳可以炫耀自己的財力。

於是,香檳逐漸成了歐美國家民衆生活習俗上的一部分。

比如,新年前夜,人們會用香檳來慶祝新年。

再比如,舉行婚禮時,人們會飲用香檳,俄羅斯的新人們甚至還會扔香檳杯來博取好彩頭。

而香檳生產商們也非常努力,他們鋪天蓋地的宣傳,讓香檳“節日慶祝用酒”的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其實,不光是我們中國人受電視媒體的影響,歐美人當時也同樣受本國電視媒體的影響,久而久之,“呀,原來香檳是浪漫的象徵”、“哦,香檳代表着喜慶開心”。

就跟“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樣,王老吉真的能治上火嗎?

但我們想要預防上火的時候,肯定會想起王老吉。

這就是廣告學中的錨定心理。

讓香檳帶上“歡慶開心”烙印的,更有一個無心之舉。

1967年,在法國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美國車隊(美國車手+美國汽車)第一次奪得冠軍,在領獎臺上,冠軍Dan Gurney 激動無比,將手中的香檳搖晃後,向人羣噴灑。

從那之後,賽場頒獎臺上噴香檳成了一種習慣,甚至有人覺得這比賽車還好看。

而賽車運動在歐美國家有非常廣泛的民衆收視基礎,自此,香檳“慶祝之酒”的地位不可動搖!

在品酒師課程的課堂上,每當我當講到這些香檳故事時,學生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末了,我還會苦口婆心一句,“大家把這些記下來,最好倒背如流。”

有學生不解,“老師,爲什麼?”

“下次跟姑娘燭光晚餐時,講給你喜歡的人聽呀!”

約會時,怕冷場?怕沒有談資?怕自己見識不夠?

喏,這就是素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