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不再難,成渝升一極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唐·李白《蜀道難》

想必最近大家都看到了有關《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印發的新聞,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強國是必由之路,其對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不少的城市爲車站、機場等交通節點的修建機會四處忙活,一旦搭上了這趟快車,今後的快速發展機會就能不斷湧現,而要想順利入圍,國家政策的重點眷顧至關重要,現在政策出臺了,顯而易見,從大的政策層面而言,西部的成渝地區成爲最大的贏家。

西部開發幾十年,要說有多少成就不好說 ,但是西部的四川成都、重慶這兩個城市應該是實實在在的得到了不少發展紅利,網絡上也不時的看到成都是第四城的說法,當然重慶也會不失時機的用自己的高速發展成果反對一下這種說法,不管雙方如何互不服氣,兩者攜手共進,合作發展才應該是主流。

雖然成渝地區有了不少的發展,但是一般大家印象中還是覺得他們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差距明顯,經濟地位也不在一個層面,甚至從人均等一些經濟發展質量指標上也不如中部的武漢等城市。不過成渝雙城現在能夠繼續享受國家政策的厚愛,這從《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成渝雙城經濟圈成爲四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羣之一就明顯可以看出來,至少從交通層面,國家把成渝地區與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京津、長三角、珠三角作爲東部發展的領頭羊成爲四極中的三極大家顯然沒感覺有什麼特別新鮮之處,畢竟一直以來各項好的規劃政策都少不了他們,這幾個地區也是長期以來國家重點優先發展的區域,而此次成渝地區成爲西部地區代表性的第四極,與前面三極並排出現,實在是在政策層面已經贏得了先機,後續的發展紅利不可限量。當然這也要求兩者要真正承擔起帶動西部發展的重任,不要辜負了國家對他們的希望。

對於成渝雙城經濟圈內部而言,從《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的附件《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佈局示意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成都的規劃交通地位顯然更優於重慶。可以想象曾經李白感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將會變成通達四面八方的富裕之路,中國的西部地區有望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成渝獲得了巨大的政策紅利,其他地方也有相關福利。有人可能會認爲九省通衢的武漢這次沒有受到政策的特殊眷顧,不被國家重視了,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武漢所在的中部地區沒有作爲單獨的一極而是作爲長江中游組羣在規劃中出現,但是要看到,東西南北四極相互之間連接的主軸卻在武漢相交,畢竟東西南北之間的交通互聯離不開中部地區,這樣看似乎更顯示出了武漢的交通中心地位,如果是這樣的話,有沒有列入極點也只是個形式上的差別,天然的交通樞紐擺在那裏,國家也不可能不重視。

此外還有哈爾濱、廈門、昆明等邊境和沿海省份的城市也在規劃中反覆出現,充分表明了國家對各地發展需要的考慮,當然這是一箇中長期的規劃,如果以後真能按照規劃徹底落實的話,將來的交通能力將會發生重大提升,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往期部分文章,點擊以下鏈接:

最近鎖文有些多

抗疫情,促消費,這個冬天要溫暖

新年大禮包:歷經7年35輪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

阿里遭反壟斷調查、螞蟻被二次約談,監管真來了!

中芯國際的B計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