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我們生活在一個觀念的世界裏

有人說,書呆子就是讀了很多書不能把它運用於實踐,這是天大的謊言。書呆子與讀多少書沒有本質關係,書呆子與書更是無關,書呆子所表達的應該是一個人的智力和天賦問題。一個智力低下的人讀多少書都是沒用的。因此,書呆子的本質不是讀了很多書不能運用於實踐,而是智力和天賦問題。

這裏還需要區分一下純知識類的書和純精神享受的書。知識類的書籍當然能運用於實踐,而且僅僅只是運用於實踐而已,當然還有思維訓練的作用。但是純精神休閒的書就不一定了,之所以是不一定,是因爲精神休閒類的書除了具有思維訓練的作用,更多的只是精神享受。

對於純思想類,精神類的書,它們不可能運用於實踐,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小說,你看了一百本小說,難道你都要把它運用於實踐嗎?按照小說的劇情來實施成爲劇中人嗎?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不過,你是小說家,或者是文學創作者那也可以運用於實踐,不過也是極其少的一部分人能夠做到。

還有藝術方面,藝術用書籍的也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已,當然,如果你是藝術創作者,你可以把藝術方面的書籍,以靈感的方式運用於實際創作。但是有多少人能搞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更加需要的是天賦,或者說是天賦的結果,而不是讀很多書的結果。

有些書就是用來豐富精神世界的,或者豐富思想的。至於你能從書中領悟到多少,那要看天賦。領悟它也只是一種思維的變化,而不是運用。

這樣分析得出的結論,還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所有的存在都不能一概而論。”角度不同,認知不同,思維能力不同,甚至環境不同,我們所看到的,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

世界上所有事物,終究只是因爲人的存在而存在。我贊同這樣的觀點,雖然不知道這是誰的觀點,只是我突然想到的,但我覺得這應該不是我的觀點。

假設一下,假設全世界的人消失,那麼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也就消失了,不是事物本身消失,而是被賦予事物所有的概念或者是觀念都消失了。沒有人的世界,花還是稱作花嗎?樹還是稱作樹嗎?我不能確定,假設另一種和人一樣具有思維和意識的生物存在,他們還會把樹稱爲樹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以我的觀點,一樣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此,在思考問題時,需要突破自己的認知侷限進行思考。當然這很難,非常難,一個人要在自己的認知以外思考問題,難於上青天。但是突破認知就要有“一切都有可能”的思維準備。時刻保持一切皆有可能,我們的認知侷限就被打破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