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間歇性墮落

關於如何做到努力,如何自律我看過無數文章,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故事訴說着努力,努力只要你願意,有動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如果爲這份努力加一個期限,你希望是多久呢?如何克服三分鐘熱度,如何避免間接性墮落?

我看過知乎上一位作者的文章,引起強烈共鳴,從別人的故事中,彷彿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只是在最關鍵時期,也是最壓抑日子裏,不懂得如何調節,錯過的遺憾,在過了些年的日子裏,漸漸明白,有時候看起來不那麼努力,沒有那麼自律,偶爾給自己,放鬆,放空,輕裝上陣,從容淡定,才能更加長久地堅持一件事,努力走下去。

當完成一件長期準備的事,比如說一場考試,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留給自己放縱的幾天時間。我的間歇性墮落是爲了持續性努力,反而以前的一直高強度努力,卻滋長了壓力和焦慮。這些壓力和焦慮沒有得到及時處理,便容易讓人一蹶不振。

而那些高強度學習帶來的崩潰看起來悲壯,其實暗藏着深深的自我感動。讓我可以爲每一次的失敗找到完美的藉口。

但實質上,崩潰不僅讓我容易錯過重要的考試、老師的試卷分析,還容易讓我進行不合理歸因:我的崩潰是由於我不夠堅強。

所以我解決的辦法是加大學習強度。結果也可想而知,面臨更嚴重的崩潰,更長時間的墮落。

後來,大學裏我就改變了策略。不那麼努力,多留些時間給自己參加其他活動,豐富生活。

一是我的確承受不住只有學習枯燥的日子。如果不改變學習模式,失敗是小,精神垮掉是大。

二是,我發現了我之前犯了一個重大錯誤——歸因錯誤:我的崩潰並不是由於我不夠堅強,而是因爲平日學習累積的壓力沒有得到及時緩解。

之前的學習模式並不符合人性化——生活與學習都是應該符合人性的。

我不認爲一直犧牲休閒娛樂的時間,會讓事情變得更好。這種把時間等同於努力、把努力等同於結果的模式在學習上走不通,在工作上更是走不通。

最重要的是,我不喜歡當我老了,回顧青春時只有學習,回顧青年時只有工作。

相反,我總是在提醒自己,生命不是永生,而是一場體驗

如果生命是永生,我可以奮鬥個500年,只爲後面永遠的安逸。

但生命只是一場體驗,用50年最美好、最鮮活的時光,來保障後面30年蒼老的、衰弱的暮年,我覺得這個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

有人可以靜心學術,專注科研,甘做十年冷板凳,他們的精神品質令人敬佩,但我心向自由與外界,更希望生活的豐富多彩,即使失敗是常態,成功纔是意外,也不悔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