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瞎想

午後,看着手腕及手背處被自己壓出來的印子,一條一條,那是午休後留下的,心中也有一些東西在壓着,那是前進路上的荊棘與那遠處漫山遍野的花朵。心中有夢,但是腳步卻無法更快,更快!忘不卻周圍的一切,投不進專注的糞坑。哈切聲一聲接着一聲,心智的成長什麼時候能夠超越靈魂的呼喚。安靜,安靜,安靜,然後樂觀樂觀樂觀。自我力量自我力量自我力量。

有時候會想,如我這般的人,是不是都內心變化多端,奔騰不息,表面靜如處子,一動不動,唯一能看出點端倪的莫過於眼神罷了,有神、空洞、木空一切,憂傷,哀愁···喜與樂在那方寸之間,畢竟,英年早早,讀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到了“不顯山露水”,在無人進行內心教化的年代,不就是照書養自個,照着書看別人嗎。儒家所倡導的都在自己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要不怎麼說斯文敗類四字。幸好,還不是。

思想流傳千古,冥冥之中,長輩們言傳身教,世人默默遵循,成了這莫大的世界,成了這樣的體系。有愛亦有不愛,在無法“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就不是得遵這世間法則,追名逐利嗎?說到底,再怎麼不隨大流,都不知不覺跟上了大衆的腳步。年輕人的言談中流傳着一個詞“搞錢”,是啊,搞錢,錢袋子鼓起來,然後給家人們更好的環境,條件,然後繼續搞錢。金錢就是一切,其他人都是浮雲。世間,惟金錢論者不在少數。而我何時能拋去那金銀負重,瀟灑走一回!

雖然,內心深處,這個東西還是有前提的。

寶玉與黛玉的少年故事,寶釵明顯更加的符合世家小姐的形象,作爲未來某個大戶人家的主母,在主流的歷史時期,當然看上去無比符合。可惜在紅樓這樣一本書中,變成了恪守,世故的人物。也許,每個人身上都有憧憬自由的一面,又有不落流俗的一面。紅樓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是每個人不同層面的寫照。

讀了這麼多故事,感受最大的莫過於我們都是功利的渴望自由的人。在書本中放飛自我,在現實中上緊發條。可能說的有點過了,但是實在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合適的語言來訴說自己的感受,也只有在和阿耐“對面”的時候,才能聽她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我的內心的聲音。也許大部分的我們內心的聲音都是那樣,只是缺少合適的表達,阿耐,更像一個發言人!亦是我崇拜的對象!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成爲那個可以說出自己心中,可以說出大家心中那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話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