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列子太學幸福人生《教育彩雲片片》系列  第069篇

培養孩子,首先要保障前提,打好基礎。否則,就會亂來,埋下隱患,付出代價,造成後果。那麼,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呢?

一、教育的前提

主要是教育者預備自己,確保自己首先做到。如果家長和老師自己有明顯的偏差、錯繆或負情緒,就不要去教育孩子,不然的話,會把孩子帶到邪路、岔路、陷坑裏去。家長和老師的自我預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方法和內容。一是教,包括身教、言教和管教三種。身教爲主,言教爲輔,慎用管教。教的首要內容,是道德準則,健康、安全及合道的生活、學習、創作習慣。二是育,即通過養身、理身去育心,讓孩子學會用心、安心,生長靈性。三是化,即提升教育境界,實現教育巧妙,讓自己的教和育,如同春風化雨,潛移默化,自然化育,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和發展。

2、教育理念和目標。一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個性,包括創歡(好玩)的天性、貪食貪色的秉性、脾氣個性等,保障孩子自主,不包辦代替。二是把孩子培養成爲他自己,而不是讓孩子符合你自己,包括潛能、興趣、愛好、職業等層面。三是培養孩子的公奉品德和境界,爲孩子的終身幸福負責。四是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設定,要近、小、親(儘量讓孩子喜歡)、實,服務於孩子的樂活。

3、自我素質和狀態。一是健康和積極創造健康。二是積極進取、勇於擔當、不怕困難、正能量。三是坦蕩、大愛和公奉精神。四是創歡和樂創。如果這些品質太薄弱,就不要去教育孩子,而主動修養以上品質,則是對孩子良好的教育。

4、教育的基本心態。一是着眼終身,首先解決最基礎問題,應試教育次之。二是下決心先改變自己,制定教育規則,違規時,誠懇地向孩子道歉並糾正。三是誠懇地向孩子學習和請教。四是接受默默改變,永遠不放棄,不要求很快見效。五是“從該定”,爲所當爲,淡泊名利,把功利當作副產品,任其自然而來,而不是主動爭取。

二、教育的基礎

人生的基礎,在於生命的塑能、補能、聚能、升能,而不是知識、技術、功利、名譽。所以,一定要把知識和技術教育放在第二位,處理好基礎培養和知技學習的關係。教育的主要基礎包括以下方面:

1、根基:良好習慣,自立。包括飲食、作息、運動、學習等,要符合天地自然之道,保護能量,支撐生活,支持行爲,讓孩子真正自立起來。方法主要是身教和管制,身教是前提,化育是境界。

2、關鍵:天性發揮,自由。包括創、玩、歡、樂四個層次,充分地發揮和演繹,從而獲得自由感,放鬆身心,生髮靈感,賦予能量,保障成長和發展。

3、主體:潛能培養,自信。發現孩子的先天潛能、特長、興趣和愛好,尊重、重視,全力支持,重點培養,取得成功,增強信心,紮實地實現成長和發展。

4、後盾:精神提升,自主。要引導孩子補缺補憾,擔負使命。主要包括保護生命、家族使命、民族使命、升級生命等四個層次,要在行動中歷練擔當精神。使命大一級,能量升一層;能量升一層,能力增一倍,幸福增無限。

三、關鍵階段培護

目的是保障孩子命運順利,避免殃及下一步及後半生。包括以下基本階段:

1、0-3歲,生長期培護,德養,重在打好基礎,形成習慣。一是通過身教,依仗境界,發展孩子關愛和幫助別人的公奉心。二是關愛和幫助別人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得到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三是確保合道的生活習慣,合道纔有德。

2、4-6歲,發育期培護,樂養,重在保障關鍵,發揮天性。把歡樂當作對孩子的首要培養目標,努力支持孩子的天性發揮,不壓抑或打擊孩子的天性,放棄通常的功利意識、價值判斷和個人好惡。

3、7-12歲,成長期培護,作養,重在保障主體,發展潛能。努力支持孩子創作、創造、創新,不惜代價,通過創作實現人生價值。

4、13-18歲,青春期培護,託養,重在保障後盾,實現升級。儘量把孩子委託給別人,尤其是高人培養,提高孩子的精神品質,從而實現人生意義。

5、19-24歲,少男少女期培護,放養,重在塑造自我,實現自主。讓孩子接受實際歷練和磨鍊,開啓獨立人生,預備終身的成長和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