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爲什麼能夠雄踞醫經之首

【摘要】《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即使在現代,即使在現代科學的背景下,仍然有深入探討的廣闊空間。作爲一部以醫載道的聖賢之書,它是超越時代的。這並不令人意外,聖賢之書不是本應該如此嗎?

正文:

      《黃帝內經》是中醫古籍中最重要的經典著作,這部著作奠定了中醫發展的學術基礎,這是古往今來學術界的共識。那麼,《黃帝內經》爲什麼能夠雄踞醫經之首?它經久不衰的魅力以及不同於其他中醫典籍的獨特之處究竟何在?

一、開篇:只下結論不做解釋

      首先拋出結論:《黃帝內經》是一部以醫載道的聖賢之書。上來就一錘定音,這是模仿了《黃帝內經》的筆法。多讀幾本聖賢之書就可以知道,它們的基本筆法就是隻下結論,不提供論證過程,字字句句斬釘截鐵,要人們照着理解照着做,而至於爲什麼這樣理解這樣做,不解釋。然而,《黃帝內經》是聖賢之書,本文卻不是聖賢之文,所以本文需要爲拋出的結論提供論證。以下先解釋聖賢之書的含義,再分條論證《黃帝內經》爲什麼是以醫載道的聖賢之書。

      聖賢之書是通於“道”的書。所謂“道”,用現代語言來說,可以理解爲宇宙運行的本源與規律。能寫出通於“道”的書的作者,必定是能夠通於“道”的人,也就是聖賢之人。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爲聖賢之人呢?《素問》的《上古天真論》中有比較詳盡的說明,而怎樣能夠成爲聖賢之人,該篇也有明確的論述,那就是進行修煉。故聖賢之人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修煉有成的人。所以,一言以蔽之,聖賢之書就是由修煉有成的人所寫的、能夠通達宇宙運行之本源與規律的書。《黃帝內經》是從醫學深入“道”的,所以是以醫載道的聖賢之書。

二、書名:“內”字有講究

      從書名上看,各類古籍中被冠名爲“經”的,有不少是聖賢之書。“經”不是任何一本書隨意可以冠的。例如佛家的《心經》、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易經》、武術家的《拳經》、醫家的《難經》等,都是在其領域備受推崇、堪稱頂峯的著作。當然,被冠名爲“經”,實際名不副實的書也是有的,甚至也有僞經。其實,正是由於被冠名爲“經”的著作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甚至有神聖的意味,某些沽名釣譽的作者才企圖魚目混珠,藉助於“經”的光環竊取虛名,甚至弄虛作假。

      《黃帝內經》的“內”字有什麼說頭嗎?本文試依據這部書的學術內容做一些推測。古籍中的《茶經》《水經》《山海經》等書,一聽書名便知與書的內容有關。以此測度,《黃帝內經》似乎應稱“黃帝醫經”,但其不稱“醫經”而稱“內經”,似乎意在說明此書的內容不僅包含醫,而且涉及整個人體內在的各個方面。按照《黃帝內經》天人合一的學術思想,人體就是小宇宙,探究人體的變化其實也就是探究宇宙的變化,但這是從內在探究,不似《水經》《茶經》等從外在探究罷了。總之,這個“內”字似乎表達了這部書探究問題的視角,隱含着這部書是從內求法的角度探討宇宙之道。當然,這或許有望文生義之嫌,但也不無可能就是其本義。

      然而古籍中也有本《黃帝外經》,用此邏輯解釋“外”字就不通了。但有不少學者認爲《黃帝外經》是部僞經,是套用《黃帝內經》的書名以提高身價。這似乎有可能。《黃帝外經》的學術價值遠遜於《黃帝內經》,書中的對話者除黃帝、岐伯、雷公等人之外,還加了奢龍、巫咸、司馬等一批雜七雜八的宮廷朝臣,皇親國戚,看着也不像那麼回事。

三、作者:“聖賢之人”的標準

      聖賢之書的作者可不是一般作者,他們必定是聖賢之人才行。《黃帝內經》很重視、很強調作者的聖賢身份。這部偉大著作的開篇第一句話就是:“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兒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此句出於《上古天真論》。開篇首句就明說作者不是凡人,而是聖賢。還指出黃帝不是修煉有成的聖賢,而是與生俱來的聖賢。這個開篇可真不尋常啊!它開宗明義、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諸位,本書是聖賢所作。

      《上古天真論》用了相當篇幅來介紹聖賢之人。該篇將聖賢之人分爲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分別說明了他們的行爲特徵和壽數長短。引人注目的是,篇中還說明了如何能夠成爲這四類聖賢。例如對於最高檔次的真人,篇中的描述是:“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其中“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這三句,正是中醫氣功修煉核心內容的原始表述和理論基礎,而氣功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修煉技能。這就說明,成爲聖賢之人的方法和途徑就是進行修煉。而真、至、聖、賢四類人的劃分,取決於修煉水平的高低。真人是修煉成就最高水平的級別。“此其道生”,即達到了“道”的水平。

      細讀一下《上古天真論》就會發現,它的寫作思路很縝密。在第一句話介紹了黃帝的聖賢身份之後,黃帝問岐伯的第一個問題是:“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事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以上古之人的攝生之道作答。接下去,黃帝又問了人的生育壽命天數,岐伯以七七八八之理作答。這兩段問答所說的都是普通人,也就是凡人的自然壽數與養生。然後,黃帝才談到了聖賢之人。請特別注意啊,這一段關於“真至聖賢”之人的表述是黃帝的獨白。說這段話的時候,他把岐伯閃在一邊了。黃帝在這裏是以聖賢之人的身份談聖賢之道,是內行人說內行話,強調了這些話的真實性。這樣的寫作佈局充分說明,黃帝瞭解凡人,也瞭解聖賢,先說凡人,再提聖賢,從敘述邏輯上清晰地傳達了這一篇文字的主旨,那就是旨在超凡入聖。

      作爲《黃帝內經》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卻基本上沒有談醫。如果說所談及的凡人養生之道還能算是預防醫學的話,關於修煉的聖賢之道則幾乎完全超越於醫學之外。這說明該篇想要表達的學術觀點是:整個醫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養生修煉而達到超凡入聖,治病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篇中已經明說:“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就是說,養生修煉功夫到了,就不會有什麼病,也就沒什麼可治的了。所以《上古天真論》所載的“道”,就是超凡入聖之道。它包含了醫,又超越了醫,是以醫載道。

      然而在現代社會,沒有多少人會認可超凡入聖之道的真實性,主流的看法或者是具有神祕色彩,或者是醫學武俠,或者乾脆就是迷信。本文的主旨是揭示《黃帝內經》的本意,不是對其作評價。但如前所述,在本文的最後,會結合現代科學進展,對理解其本意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四、內容:以醫載道,醫道融合

      《黃帝內經》的《素問》加《靈樞》總共只有十四萬字左右,算不上是鴻篇鉅著,但是其內容上及天文下達地理中傍人事,豐富且寬廣。由於篇幅關係,本文不可能詳細探討《黃帝內經》的全部內容。以下擬首先探討其總體內容的學術思想,再探討其核心內容的學術特色。

      王冰本的《黃帝內經》總體內容共二十四卷81篇,他增加的主要是論述五運六氣學說的七篇大論,就佔了《黃帝內經》中《素問》整個篇幅的三分之一強。除了這七篇之外,加上《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異法方宜論》《移精變氣論》《陰陽應象大論》《陰陽離合論》等多篇論述陰陽五行學說、天人相應學說、超凡入聖學說的文字,儘管沒有做精確的字數統計,但也不難推算,這些篇章的總字數已經超過了全書文字的二分之一。爲什麼把這些篇章單挑出來?因爲從現代科學觀點看,這些篇章的內容大都屬於天文學、地理學、氣候學、物候學、人類學、哲學等學科範圍,它們可能與流行病學有些關係,但與醫學的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不屬於醫學院校正規頒佈和開設的教學內容。據此推算,全書符合現代醫學範疇的內容甚至還不到二分之一。換句話說,以現代眼光看,這部奠定中醫學術發展基礎的偉大著作,其總體內容似乎是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談醫學之外的事。它真的不像是一本純粹的醫學理論專著。

      但是,這僅僅是從現代科學的學科分析角度看問題,如果從中醫學術自身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則都是其理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且如果反過來,用中醫的眼光去看現代醫學各學科的內容,就覺得它們談的基本上都是“術”,而沒有論及“道”。中醫是關於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學問。而中醫世界觀中的人,本來就不是與宇宙萬物分離的個體,而是“人身小天地”,每個人都是宇宙的全息縮影,其生老病死都與宇宙天地的發展運化息息相關。想要學習和了解人的健康和人的疾病的知識與規律,就需要知道宇宙運行的整體知識和規律。這就是中醫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人體觀。所謂以醫載道,載什麼道呢?載的就是這個天人合一之道,也就是以醫之“術”契合天之“道”。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天人相應、超凡入聖等學說等都是天人合一之道的重要着落點和抓手,這些學說的字裏行間,體現着“道”的影響和作用,表達了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尤其說明了天地運行如何作用於人。沒有這些學說作爲鋪墊和輔助,理解“道”就更爲困難了。因爲純粹的“道”屬於“形而上”,難以用語言表達,也無法寫在書本上。

      因此,把握《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首先應當通讀全書。選讀需要在通讀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很容丟失“道”的部分而強調“術”的部分。特別是選讀本的編輯者如果僅遵從現代醫學的眼光,缺少中醫自身的世界觀和人體觀時。例如選讀《至真要大論》,很可能會忽視其中運氣學說的內容,而側重於“病機十九條”。“病機十九條”的確很重要,但如果缺少了運氣學說,它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南宋大詩人陸游曾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學詩如此,學中醫也一樣。借用此比喻,“病機十九條”就好像是“內”,而運氣學說則是“外”。

      中醫理論包括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等衆多的學說,其中臟腑經絡學說,也就是《黃帝內經》中的藏象學說,可以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內容,它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解剖學、組胚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病理學的總和,表達了中醫對人體的獨特認識和把握。那麼,在藏象學說的構成上,古人的思路是什麼呢?

      古人的思路是什麼呢?簡言之,那就是跳出“形而下”,跳到“形而上”。形而下是器世界,即重視結構形態的世界。形而上是氣世界,是重視氣化運行的世界。也就是說,古人不是沒有看到“術”,而是透過“術”,看到了“術”後面的“道”。天人合一之道認爲,是宇宙自然的氣化運行左右着人體的氣化運行,而人體的氣化運行左右着臟腑功能活動,也就是“道”御使着“術”。中醫認識到,人體和宇宙的氣化運行都是活生生的,而且息息相通。取天人合一之道的氣化運行思路創立藏象學說,取材於活人與活的宇宙。從這個思路入手認識與把握人體,保持了生命本身的原生態,沒有破壞性。如果採用解剖學的形態結構思路,很難做到這一點。也正是遵循着這一超越形態結構的思路,才發現了經絡。否則在現代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怎麼沒發現經絡呢?特別提醒一下,談到經絡,人們往往會想到經絡穴位圖上的線和點,但經絡穴位圖只是想象而成,也就是用形象思維解讀經文的結果,《靈樞》的相關經文裏並沒有提到線或點。實際上,經絡更像是飛機的航線,那只是飛機飛行的軌跡,天空中並不存在具體的線。也就是說,經絡穴位並不存在特定的組織結構,它就是無形的,存在於“形而上”。現代的解剖學足夠精細了吧?但不還是沒有找到經絡的組織結構嗎?

      當然,這裏指出中醫藏象學說建立於“形而上”的思路,但並不否認或忽視“形而下”的存在。事實上,“形而上”可以包含“形而下”,但“形而下”則未必包含“形而上”。例如,談心或肺的氣化運行,肯定要涉及具體的“形而下”的心肺臟器;但如果只着眼於心肺的形態結構,能發現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陰肺經嗎?

      綜上所述,無論在總體內容上還是在覈心內容上,《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都是以醫載道,醫道融合。如果沒有看到這一點,很難說讀懂了這部偉大著作的精髓和本意。

五、筆法:一錘定音的背後

    例如《道德經》,一上來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爲什麼道是非常道、名是非常名呢?不解釋。又如《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爲什麼色空不二呢?不解釋。不僅中華古籍如此,海外古籍也如是。例如《聖經》上這樣的表達也很常見。這種筆法給人的感覺是語氣極其肯定,所表述的彷彿就是無可爭議的真理。

      爲什麼“經”要採用這樣的筆法呢?本文認爲,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道”本身難以言傳。“道”是“形而上”的,所有能言傳的知識都屬“形而下”。“形而上”的事物看不見摸不着,除外聖賢之人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覺察,芸芸衆生概無所知。即使身爲聖賢之人的作者很想說清楚、很想傳達其本意給大衆,他又有什麼可以說呢?試想一下,如果由你負責,向大家介紹一種人們從未聽說過的、看不見摸不着的事物,你會怎樣介紹呢?你的最終選擇很可能也是這樣:只說結論吧,反正我信,也說實話,各位愛信不信吧。所以,不是《黃帝內經》的作者想故弄玄虛,或者想要保密,而是不得不如此啊。但是,如果讀者也有聖賢之人的水平,也就是有相關的修煉基礎,能夠領會覺察到“道”微妙之處,那麼,傳遞與“道”相關的信息其實並非難事。例如,不用通過語言,拈花微笑足矣。

      由此可見,聖賢之書採用這種權威式的筆法有其內在的、必然的原因。但也正是這樣的筆法,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解釋空間。既然自己不解釋,別人肯定要解釋,因爲大衆讀者有強烈的解讀需求。於是,衆所周知,無數後人在解釋各式各樣的經典。也十分有趣的是,由於自己不解釋,無論誰來解釋,都不會是標準答案。所以儘管注家蜂起,但經典的本意究竟如何,卻幾乎永遠也不會有定論。這正是經典的獨特魅力之所在的原因之一,也是其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之一。

六、探討:揭開蒙在“道”上的面紗

      歷史畢竟在不斷進步。在《黃帝內經》時代看不見摸不着、也不可言說的“道”,在現代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是不是可以說點什麼了呢?是的!尤其是藉助近代物理學發展的新成就,可以揭開一些蒙在“道”上的面紗。但這個題目太大,不可能在這裏展開,只能大題小做。

      近一個世紀以來,從宇宙大爆炸理論到弦理論,物理學家們對宇宙運行的起源和規律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儘管這些理論還帶有假說性質,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但它們已經大大豐富了人類對事物終極存在的認識。大爆炸理論認爲,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在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在大爆炸之初的極短時間裏,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而弦理論認爲,這些基本粒子的構成並不是點狀粒子,而是一小段“能量絃線”。簡言之,這兩個影響深遠的科學假說提示人們:宇宙萬事萬物之最初,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

      如果能用事物之根本是以能量形式存的眼光來看待中醫,理解中醫理論體系的學術內容就比較容易了。例如,中醫“氣”便可以理解爲是生命的能量形式。依據中醫氣一元論的宇宙觀,宇宙萬事萬物聚而成形,散而爲氣,聚則“形而下”,散則“形而上”,二者互相轉化,這與現代物理學的物質與能量相互轉化多麼相似!中醫治療旨在調理人體的氣化運行系統,這個系統就是藏象學說。前面已經談到,建立這個系統不是從“形而下”,而是從“形而上”入手的。所謂陰平陽祕、陰陽平衡,是氣化運行的平衡,也就是直接作用於生命能量形式的平衡,並非直接關注生命結構形式的調整。而如果用西醫注重形態結構的思路去“規範”中醫,那就相當於給中醫纏上裹腳,套上緊箍,不符合中醫學術思想與學術特色的自身發展軌跡。形態結構的思路不是不可以用於研究中醫,但把它看作是唯一或本質的研究思路,那就是讓中醫削足適履、跛足前行!中醫應當自強,需要發展出屬於中醫自己的、着眼於生命能量運行的科研思路,以實現自身的現代化。

      實際上,僅就科學性而言,現代醫學也就是西醫的發展,已經遠遠滯後於現今科學領域的眼界與成就。大體上可以這樣說:當今物理學家認識事物的眼光已經是霍金時代,而當今醫學家們的眼光卻還停留在牛頓時代。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學家在探討弦理論,提出了事物的最終構成是“能量線”的時候,二十一世紀的醫學家們在探討基因改造,還在致力於調整人體的細微結構。着眼於結構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看不到支撐結構背後的能量運行基礎,至少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回到《黃帝內經》,說幾句《上古天真論》的聖賢學說吧。當讀到真人是“壽蔽天地,無有終時”,讀者應該可以聯想到,此種生命的存在形式只能是能量形式,不會是結構形式。這樣說法有根據嗎?這裏可以提供佛道二家修煉程序作爲參考。道家修煉的四個階段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修出陽神。佛家修煉以九次第定爲例,先是四禪定,然後是四空定,最後是滅盡定,修成法身。這兩家修煉都是從有煉到無,也就是從“形而下”到“形而上”。將這裏的有和無換成現代科學的概念,即可以理解爲將生命結構形式的存在轉化爲生命能量形式的存在。所謂氣功,也就是修煉生命能量形式的功夫。

七、結束語

      本文的結束語,是對以上“道”與現代科學論題的一句總結:《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即使在現代,即使在現代科學的背景下,仍然有深入探討的廣闊空間。作爲一部以醫載道的聖賢之書,它是超越時代的。這並不令人意外,聖賢之書不是本應該如此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