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医保目录内的药,为何在医院买不到?

2021年全国「两会」昨天刚刚闭幕。

这次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创新药入院难」的问题。

小开记得前两年两会就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创新药在医院仍然未落地。

比如不久前,就有这样一则新闻:

江苏某患者家属偶然发现,根据医生开的处方,自费了50多万元在医院一楼药店买的药,原来都在医保目录中。

这些自费药包括锋卫灵、白蛋白、两性霉素B、丙球(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

当患者家属找到医院询问是否可以进行医保报销,却始终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复,不得已之下便投诉到了地方卫健委。

最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患者却因病情恶化去世了。

其实,上诉中的锋卫灵和白蛋白确实都在医保范围内,但据患者的主治医生说:这两种药虽然在医保范围内,但该院没有引进,所以只能自费。

明明是医保报销目录内的药,为什么在医院却买不到?

现实情况中,即使创新药进了医院,医保也不能完全报销,甚至可能根本报销不了。

这可能和大家以为的「医保目录的药都能报销」有所区别,但现实就是如此。

医保报销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使用的药品在医保目录里:即你治病所需药品必须在当地医保局规定的医保用药清单里。

②适用病症目录:不仅药品要在清单里,还限定了该药物的报销适用症。

也就是说,药品医保目录对药品有着使用限定,并不是所有的疾病使用医保目录里的药物都可以报销的。

一、医保目录内的药,为什么在医院买不到?

近年来,我国医保局做了很多努力,灵魂砍价的视频也是感动了无数人。

在创新药方面,经过不断努力,以超低价格成功将其纳入医保,这些都是利民的好事~

但结果大多是像江苏患者所经历的那样。

高价「救命药」进了医保,医院却买不到了,只能在药房自费购买。

目前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很多在医保目录的高价药都在医院里消失了,天天问都没货。

创新药入院为什么这么难?

这是因为医院进药背后有着难言之隐,包括公立医院「药占比」的考核压力、医院进药品规数量的限制等。

有医院方称:目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对药品品规限制有明确规定:三级医院≤1500个;二级医院≤1200个。

创新药想进来,就必须将已有其他药品「踢出」,直接制约了新药的入院使用。

医院能够进的药物品种数量有限,在种种压力下,选择不进这类药品或者不开处方,院外自费购买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医院无利可「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自从2009年「新医改」开启后,为根除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的顽疾,各地逐步取消了公立医院15%的药品进价加成,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药品零加成」。

但医院进药、存储、配发、患者教育、药学门诊、用药咨询、疑难病例会诊等,都需要人力物力成本。

没有了药品加成,医院收不抵支,开售的药品越多,所需成本越大,亏得也越多,因此医院根本就没有进药的动力,更别说价格昂贵的创新药了。

不管其中的原因有多复杂,当有过这种就医感受的人都知道,不太好。

那面对大病所需的天价药费,医保不能报销,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二、医保不能报销,还有什么办法?

医保是我们面对疾病的第一层保障,但仅有医保远远不够。

我国人口众多,如果都用医保的那点基金,国家一定会控制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三番五次的建议大家投保商业保险做保障的补充。

重大疾病的发生,会产生两块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包括护理费,营养费,康复费,收入损失费用等)。

而医保只能报销部分直接医疗费用,像住院押金、手术自费器材、ICU花费、医保目录外的药品以及患病后的收入损失,这些医保都是不能报销的。

而重疾险和医疗险就可以补充医保这部分的缺陷:

1、医疗险——报销高额医疗费

一般商业医疗险的保额都比较高,几百万的医疗保险金对重病患者住院治疗花费来说,是足够用的。

而且,对于自费药,只要是住院期间产生的药品费用,大部分医疗险都能报销,不区分药房或是院外购药。

2、重疾险——弥补经济损失费

当患者罹患重疾险中约定的重大疾病时,可以一次性获得理赔金,这笔钱可以用来支付住院费用,也可以用来支付院外购药、术后康复费用以及生活费用等,弥补了患者生病及家属照顾期间造成的收入损失。

总而言之,医保是国家给我们的福利保障,但不足以抵御各种各样的人生风险。

与其全部指望国家的医保,更建议大家趁着现在身体健康,多为自己添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