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空間的同一性

空間是存在的膨脹,那麼時間是什麼呢?首先時間是變化,至少處在變化的範疇。然後,時間和空間相關,時間是存在的時間,而存在和空間相關,所以時間和空間相關。

永恆不變的存在無時間的概念,而變化是相對的變化,現實的變化表現爲物質的運動。空間的本質是膨脹,但不是膨脹的過程,而是膨脹的結果。時間是變化,但不是運動,時間和物質運動速度表現出相逆的性質。

空間是物體運動的果,但是運動的時間只是剎那,因爲存在是當下的存在,人所感知的也是當下,空間是存在剎那間的膨脹。經過剎那的時間,存在由一點變爲具有空間的存在,剎那的時間,在時間上同於不變,這種不變可讓人同時觀察到存在在時間上的一切痕跡,剎那的時間就如此被定義。如果剎那的時間,膨脹後的空間大,同時光的速度不變,那麼相應的時間就會膨脹,也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快,由此可見,時間和單位物質的空間大小呈正比,而和物質的空間密度呈反比。

時間是物質的運動,但不是那種可感知的運動,而是物質剎那的運動,或者說是物質內在的運動。空間由速度來衡量,剎那的運動量即是空間,而時間由空間衡量,先假設光的速度不變,如此時間則和空間呈正比,空間即是時間。

物質的質量越大,空間越小,時間越慢,這是可以確定的。但另一方面,物質運動越快,物質的質量越大,空間越小,時間越慢。按道理來講,物質的空間密度越大,惰性越強,運動速度越慢纔對,這二者的矛盾何在,又如何統一?物體的運動分自爲和他爲,但是一切看似被動的本質都是自主的運動,若不能自行的運動,就不能被其他存在推動,一切變化都是自爲。物體的質量越大,空間越小,惰性越強,運動越慢,也就是說密度小的物質運動快。但運動越快,質量又越大,顯然和上述的衝突。

運動分爲內在的運動,和外在的運動,外在的運動是可感知的變化,而內在的運動是剎那間的變化。但是可以感知的變化,單位時間改變的量有限,剎那的時間卻無變化,這種變化是根基於存在的變化,若變化的速度升至無限,變化的存在就成爲存在的變化了,這時變化纔是根基,存在已經消失於無。這可以解釋尺縮效應了,運動越快,體積越小。那麼鐘慢效應呢?爲何運動越快,質量越大?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無限,以致運動成爲存在,一切具有空間的存在皆有本體,這一本體,體積無限小,但質量無限大,且永恆不變。運動速度越快的物體,質量越輕,但是其本體的質量越大。空間的虛無性表現爲變化,但實在性卻是變化的本體。物質的空間密度越小,變化速度越快,但本體質量越大,相反,物質的密度越大,變化越慢,但本體的質量越小,這是質量表現在外了,以致內在虛無。外在運動越慢的,質量越大,而內在的運動越快,由此可見,質量的本質是物質內在的運動,而虛無則是運動自身。

時間是一種運動,但與宏觀的運動相逆,時間不是表達在外的運動。時間是存在的時間,又和存在相逆,質量越大的,時間越慢。空間和存在統一,卻又和存在相逆,物質的密度越小,空間越大。時間反而和靜態的空間同一,空間的本質是運動,但空間自身是運動的果,空間即是運動的速度,而時間同於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