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间教室】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

“上世纪80至90年代,老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切教学工作都服务于升学率。2000年以后,课堂教学开始提倡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老师不再满堂灌了。到了现在,许多学校的教学已经突破了课堂,甚至突破了学校,学生参加课外实践、研学旅行,学生的能力与整体素质也越来越高。”

这些变化,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缩影。从概念的提出到实践探索,并发展到今天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左璜说。她认为,一直以来,教育都是通过文化的累积向前发展的,分科过多、过细导致学生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但在未来,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最重要的,学生成功、健康生活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主要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也指出:“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我国仍存在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形成、对跨学科素养的培养相对忽视、不同学科课程目标间的横向整合不够等问题,进而导致素质教育目标难以落实。”而建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课程体系,可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也正在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统一组织编写了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发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倡导开展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教学……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引导中小学教育从单纯重视知识的学习走向价值观教育,从传统的学科教学走向综合育人、活动育人,从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各地方和学校改革探索的热情也竞相迸发,不少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如半间教室的考点剧课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还有越来越多学校推行的STEAM课程等,都是中小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可贵探索。

2021年新高考改革中加大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中的比重。课本剧作为“教育戏剧”的代表内容,巧妙地融合了学科内容与美育教育是新⼀轮改⾰中最具特⾊和潜⼒的内容品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