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太醫向甄嬛提親一事:泄密的人,是流朱還是浣碧

《甄嬛傳》裏劇情最跌宕起伏又最具爆發力的情節,應屬滴血認親那一段。

祺貴人告發甄嬛私通太醫溫實初並間接直指雙生子並非龍種,其中一段淵源是:溫實初曾向甄嬛提過親,可謂事出有因。

看到這裏時,彈幕裏有人提出疑問:

溫太醫向甄嬛提親的時候,身邊不就只有流朱和浣碧嗎?祺貴人怎麼會知道?

很多人都把告密的最大嫌疑對象指向了浣碧,因爲浣碧出賣過甄嬛,而流朱一直是忠心的那個。

溫太醫提親的時候,甄嬛身邊確實只有流朱和浣碧,而祺貴人告發甄嬛的時候,流朱早已不在世上,看似已被排除在外,實際則不然。

第一,浣碧雖然有小心機,但行事有分寸感。

她被曹琴默利用背叛甄嬛而倒向華妃那次,泄露了皇上假借果郡王之名接近甄嬛,也告密甄嬛前去看望在禁足中的眉莊一事,卻並沒有把最致命的消息泄露出去,也就是自己是甄嬛同父異母的親妹妹、甄遠道與罪臣之女的私生女。

浣碧是想出人頭地,但她知道,身世一事事關重大,但凡會連累到父親甄遠道及整個甄家的事,她都不會做。

當時的浣碧並不知道甄嬛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她想的是,讓甄嬛暫時被皇上厭棄,自己可憑藉幾分與之相似的容貌“趁虛而入”。

溫太醫曾向甄嬛提親一事,若此時說給曹琴默與華妃一黨,可不正好藉此打壓甄嬛嗎?

很顯然,當時浣碧並沒有提起,否則以曹琴默的心思,早已把此事編織成套,好等着甄嬛往裏鑽。

浣碧心裏明白:甄嬛的聲譽有污點,就等同於甄家有污點,甄遠道難辭其咎。

損人利己的事浣碧會做,但既損人又不利己的事,浣碧不會。

第二,浣碧人既沒有泄密的時間,更沒有泄密的動機。

祺貴人告發甄嬛,是在甄嬛甘露寺修行再次回宮並生下雙生子之後。

經過甘露寺的生死相依,浣碧和甄嬛是禍福與共的,甄嬛若有好歹,浣碧就等同於待宰的羔羊。

何況私通,是誅九族的大罪,一旦查實,甄家親眷連同奴僕都難以倖免。

此階段的浣碧,比任何人都想讓甄嬛更好,爲了甄家,也爲了自己能有所依,更爲了果郡王。

再者,事出前,浣碧一直在果郡王府照料果郡王,根本沒有時間從中作祟。

板上釘釘的既沒動機也沒時間。

第三,浣碧心比天高,不愛與旁人閒話。

當初皇上假裝自己是果郡王和甄嬛約會,連續三次的會面中,甄嬛旁邊只有流朱一個人,再有第三個人知道,就一定是自流朱那裏得知的,但槿汐和浣碧卻也都知道了。

這件事向曹琴默泄密的是浣碧無疑了,但也證明了流朱快言快語,不易察覺禍從口出的利害關係。

同樣作爲甄嬛的貼身侍女,浣碧和流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

流朱陽光,是個大大咧咧的直性子。

浣碧陰鬱,是個九曲迴腸的內斂型。

浣碧一直不得志,以爲自己本該是甄家小姐,卻偏偏要以丫鬟命過活。

不管是孃親不得入甄家祠堂,還是自己無名無分,連同各種愛而不得的意難平,浣碧總是心事滿滿,難得有笑臉,口頭禪更是,“我就是看不慣她那個樣子!”

浣碧看不慣的,有安陵容、有葉瀾依、有孟靜嫺,全是主子身份的。

小主都們都看不慣,可想她會把身邊人放在眼裏嗎?

一貫的眼高於頂,不屑一顧罷了。

流朱卻是個元氣滿滿的活力女孩,從來不擺譜兒,總是與身邊人說說笑笑。

溫太醫提親一事,祺貴人之所以知道,是她讓玢兒的丈夫陳四毒打玢兒繼而從她口中得知。

玢兒那樣的粗使丫鬟,浣碧自然不會與之親近。

剩下的唯一一種可能便是:在甄府時,流朱把此事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話同玢兒講的。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看見的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

我們聽到的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

很多人都習慣用印象代入事實,卻不去推敲其中細節。

朋友說,她哥哥小時候爲了買遊戲機,偷拿了她爸爸的錢,被發現後捱了好一頓打。

再後來,家裏的錢每有對不上的時候,她爸二話不說就拿起掃帚打她哥哥,哪怕最終發現是誤會。

因爲有過一次“案底”,所以被懷疑成了理所應當。

很喜歡白巖松所說的,“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

對人對事,不妨放下以往的成見,客觀面對。


——枕藏

*本文由枕藏原創。更多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