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的孩子不好教育?

心理學中有一個相當成熟的結論就是“孩子在6歲之前就會形成一套固有的行爲模式”。

剛剛來到這世上的嬰兒,在他睜開雙眼的那一刻,“世界”就會呈現在他的面前,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孩子會瘋狂捕獲他所看到的關於這個世界的所有景象,並不加判斷的封鎖在自己的潛意識裏,孩子的“世界觀”在此時就會逐步形成,這個“世界觀”的好壞直接來自父母共同經營的家庭氛圍並直接驅動未來孩子“三觀”的形成:

他看見父母在玩手機、打遊戲,他就會認爲,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打遊戲就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他看見父母在吵架,他就會認爲,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暴力溝通就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他沒有付出任何勞動,就可以得到來自父母的“物質”享受,他就會認爲,原來世界就是這個樣子,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看見父母在讀書、學習,他就會認爲,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消滅無知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看見父母互敬互愛,他就會認爲,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世界就該充滿愛……

由此可見,由父母主導的家庭氛圍,對一個初生嬰兒的啓蒙教育,何其重要!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就不要怪孩子越大越不好管理。

說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不好好學習,你問問你自己是否給過孩子一個喜歡讀書、學習的家庭氛圍?

說孩子不聽話,左耳聽、右耳朵冒,你不妨問問你自己是否足夠自律,嚴格要求自己,你自己是否有謙虛謹慎的行事作風?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通過對父母的耳濡目染而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行爲模式,所以,孩子有什麼錯呢?

孩子不好管理,有的家長甚至用暴力動作、暴力語言實施管教,這隻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於是更加叛逆,有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感受,過激的教育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就像皮鞭打在了自己身上一樣。

我的建議是,要想讓孩子變的優秀,首先父母必須要“以身作則”,讓自己變的優秀;想讓孩子有愛,就要先讓孩子感受到愛,自己就首先要有愛;想讓孩子熱愛學習,父母就首先要在家庭中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人人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如何去愛,愛是責任、是擔當、是以身作則,愛是對自己的嚴格約束讓孩子去充分感受,愛是讓孩子知道你有愛,而絕非溺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