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 读后感 值得女性一生去学习

用读书丰富人生

用写作来篆刻回忆

对于时间的畏惧,常来源于是失去,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变化常常让人感到感伤。而当一个人不畏惧于时间,坦然接受一切的时候,就获得生命 的意义。

应该是16年,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开始读先生的书,才开始注意到“女先生”这个名词。那一年,应该是大学毕业前后,利用了大学最后的时光,读了先生的《我们仨》,读了钱老的《围城》。再读先生,竟然眼泪会忍不住下落,因为可以体会先生的经历,体会先生对世间的从容,世间难得的不是财富与才华,这些是可以靠努力得来,真正难得的是她根植于心底的善良,以过往的人生经历为泥土,在人生黑暗与磨难中开出灵魂的花朵。

世间做的铠甲,在这位百岁老人身上早已经化作宠辱不惊的气势,回顾先生的一生,从民国到新中国,战事到国事,事事为真情,事事有风骨。

我写这一篇读书笔记,从一方面,想让先生的话语可以永远留在心中,更重要的是,先生对生活的态度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去学习的。

先生极为朴素的一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关于读书,她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不多”。

关于生活,她说“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有正确的价值观。我站在人生的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了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枉此生了。”

关于爱情,她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啦,我不让它溢出来”

关于婚姻,她说:”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关于幸福,她说:”上苍不会让所有的幸福集中到某个人的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拥有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进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面对别离,她也曾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对先生的文字,可以体会着这位百年老人的思想与精神,在那些孤独而清冷的夜里,这些书给我们莫大的安慰。对于金钱,她觉得够用就行,把她和丈夫钱锺书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现在累计有两千万。

最触碰我的应该是钱锺书离去,女儿的离去,留下先生的18年,18年的独自生活,她的坚强,使命是最难忘记的,钱锺书留下手稿,在先生的努力下,呈现在世间上。其中包括,外文笔记一百七十八册,总计三万四千页;中文笔记三万多页;日记二十三册,两千多页,加起来总共四十多卷。一个人像是旅人一般活在世间,以前的家不过是驿站,她不断跋涉,把她走过的路,钱锺书走过的路,郑重的交在读者的手中,此乃真先生也。

人活在世间,总要有些信仰,除了信仰还能有些情怀,这情怀,情则心系民众,怀则兼济天下。在抗战胜利时,国外很多大学给先生和钱老发来邀请,他们的选择,是站在祖国的大地上。

对于离开,先生也低调进行,钱锺书去世时,江泽民主席发来慰问,先生去世时想做“0”, 穿上隐身衣,大隐隐于市。

从前对于离开的人我们会说,走的时候带上我;后来我们说,走的时候记得告诉我一声;再后来的我们说,走的时候请走好。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从急切的需要、肯定、接纳,再到后来的各自安好,这种蜕变是痛苦的。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燃烧的赤子心催促着我们翻越高山,越过大河,磨破了脚,才想起回归故里,再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回归故里,抵达时热泪盈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