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

1. 值得

春節回到老家,遠離喧囂城市一些日子,菲兒忽然感覺很憂傷: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人間真是不值得!

我問:“不曾看完人生,怎麼就知道不值得?”

菲兒:活到40人到中年,仍然一事無成。連李誕都說人間不值得,何況平凡如我?

我笑了:“人間不值得你來這一趟?”

菲兒:年紀越來越大,事業毫無起色,感情了無生趣,錢財越花越少,的確處處都不值得呀!

我說:“李誕的意思是,人間本就是這樣子,不值得難過也不值得悲傷,所以活得灑脫一點。”

菲兒:想要的都在未來,如何灑脫起來?

“我這裏迄今仍是黑色封鎖,每天好多人感染,好多家庭受傷害,好多企業受重創......”

我隨手轉給她幾篇多倫多最新疫情數據:

“這個年代,能衣食無憂,健康地活着,難道不是莫大的幸福?”

電話那頭,菲兒沉默了很久......

我說:“人間不值得,但是你值得!生活不易,我不勸你努力,但一定好好珍惜自己已有的一切。”

2. 動力

我們頭腦的識別系統有個慣性:它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缺失和痛苦上,對自己擁有的幸福卻轉瞬即忘。

凡是難過悲傷的,求之不得的,缺少的,疼痛的……我們持續關注和識別它,像️呼吸一樣自然。

因爲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滿招損謙受益”,習慣性地去發掘自己不足和不好的地方。

看到自己不夠完美,雖然讓人感覺難過和痛苦,但這種習慣如本能一般融在我們的血液裏,成爲鞭撻我們奮進的動力。

潛意識裏,我們害怕自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夠優秀:擔心自己認知不夠,能力不強,賺錢太少......

我們想變得越來越完美,想變得比同齡人厲害,想變得讓自己滿意。

唯有補缺,不斷優化,我們才覺得自己是安全和清醒的,才覺得自己能不斷進步和優秀。

某種意義上說:痛苦,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動力和源泉,讓自己有着上進和飛奔的力量。

但是,潛意識深處那份根深蒂固的恐懼與害怕,逐漸形成負向的能量流漩渦。

同時,在因爲認定自己不夠好而懸樑刺股的過程裏,我們慢慢失去那份可貴的感恩心。

我們誤以爲,一旦感恩,會衍生一種自我滿足和自我懈怠,會讓自己逐漸失去前進的鬥志。

3. 感恩

我們有意識地迴避感恩,因爲害怕自己驕傲,害怕自己鬆懈,害怕自己一事無成。

事實上:所有的物質世界的顯化,都是我們意識的延伸。

當你意識裏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一定會體現在身體出狀況,或者財富出卡點。

同時,這份自我阻礙和自我不滿,限制了我們的向陽光性,無法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喜悅和快樂,進一步制約我們的發展。

其實,感恩並非自我滿足,不是自我鬆懈,它是一份更大的自我覺知和自我確認。

感恩,是爲自己按了又一次的確認鍵,我發現原來自己擁有這麼多,如此幸運!

感恩,是自我嘉許,原來我行的,原來我還可以這樣好!形成前進的正向動力。

感恩,是不再害怕自己不優秀,不再緊抓自己的痛苦動力不放,不再患得患失。

感恩,是全然的喜悅和感激,我很喜歡自己,我可以好好地生活,美美地綻放。

當我們有這份覺知,把標準降低,就能夠照見生命所有的光亮,能夠看到所有擁有的一切。

你的心裏,頓時充滿了滿滿的愛,欣賞和歡喜。

你的每個細胞,每個過往,每個行動,都像陽光一樣,照遍十方。

這個世間最大的愛,就是你可以成爲自己想成爲的樣子,變成你喜歡的那個人。

不是出於你不足或不行,而是源於:你時時嘉許自己的優點,時時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

繁絲搖落後,縱使人間不值得,你也無須辜負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