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學會這些寫作原則,你也能寫出10萬+

兩年前,我因爲產前抑鬱,每天寫清晨日記,梳理自己的心靈成長和育兒生活感悟。寫着寫着,我就愛上了書寫,可是我沒有學習過寫作方法,文筆雖然不錯,但是寫出來的文章主題不突出,內容混亂,缺乏條理性。

於是開始報名各種寫作課,以爲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依然寫不出一篇主題分明、條理清晰、論證充分的出彩文章。學了很多寫作技巧,下筆依然靈感枯竭。讀了很多文筆優美的文章或書,語言依然繁冗。

直到遇到了《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我才發現,“那些具備出衆寫作技巧的學生和青年作家,大多是掌握了一些最爲重要的寫作原則,並反覆不斷地使用。”

這本書是加拿大作家布蘭登·羅伊爾的作品,他畢業於哈佛大學,在美國著名的考試培訓機構擔任教學主管。這本書是他結合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版的“寫作入門書”,適用️於所有人用來學習高效寫作。

我們爲什麼學習了那麼多寫作方法,依然寫不出一篇出彩的文章?

鏡姐領讀會的創始人鏡曉嫺說:“原因只有一個,寫作能力差的背後是思維能力不足,而非寫作技巧不足。”多閱讀,提升自己的底層思維能力纔是關鍵。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方面總結了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尤其在文章的邏輯結構方面爲我們提供了實操性強的解決方案。

如果我們能掌握寫作結構的五大原則,就能讓文章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如果能掌握寫作風格的11項原則,便能夠讓文章簡潔自然、例證充分、細節豐富;若能掌握文章可讀性的四項原則,可以讓文章排版自然,視覺閱讀效果倍增。

那麼具體是怎樣操作的呢?我把作者的20條原則總結爲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結構“自上而下”,邏輯層次分明

日常寫作多爲說明文,結構方面要注意運用“自上而下”的寫作手法,先寫總結,再提供支持觀點的事例和細節,反之,讀者很快便失去閱讀興趣。三是個奇妙的字,寫作時圍繞三個觀點或概念構建文章--引言、正文、結束語,這樣層次分明,結構規整。行文中使用轉折詞提示寫作方向,使用常用的四種寫作結構將觀點的邏輯順序安排妥當,不是相似主題要整合在一起表述。

“寫作,應該要考慮先給讀者一個目標,然後再告訴他們抵達目標的方向,否則就無法以最高效的方式傳遞信息。”

也就是說,寫作之前,首先定位文章的讀者,告訴他們你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把最重要的結論或觀點先展現出來,接着再提供各種觀點的事例和細節去論證你的觀點。這就是“自上而下”的寫作原則。

《金字塔原理》一書提到,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將獲得的信息進行歸類,如果作者首先給出觀點,讀者就會在讀到下文的論述中快速聯繫觀點,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效率,也更容易認同作者。

第二,論證準確具體,描述細節豐富,語句簡潔凝練

要注意:用準確具體的事例論證觀點,用豐富的細節描述來呈現真相;多引用名言軼事來讓論證具有特色,運用類比/比喻的手法,讓論述更易於被讀者理解;語言表述上多用主動句,多用動詞,少用名詞和副詞,句式要富於變化,長短句結合,語言積極,文章性別中立。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區別,在於你是否使用準確具體的例證。”

善於運用豐富的例證來說明觀點,這是寫作風格的一個重要部分。寫作新手往往一味地擺觀點,讀者還沒看到最後,就沒有了興趣。

寫求職信時,我們總是會這樣論述:“我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能夠再列舉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人際交往能力強,面試官會對你有更多的瞭解,錄取的概率就很大。

辯論人士有句格言:“沒有論證的陳述應當受到無理由的反駁。”如果有人說:"紫色的比基尼比波點的好看”,而不論述理由,那麼另一個人有理由馬上反駁。我們在寫作時可以運用這個有價值的技巧,就是在觀點之後,立刻加上“例如”,來強調你想表達的觀點,以支撐自己的陳述。

第三,版面排版呈現美,回顧修改有必要

精心設計版面,呈現良好的視覺可讀性。具體的做法是:增加文檔的頁邊空白和行間空白,用標題或提要拆分和歸納文章,寫完後要多回顧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作者說,“未經潤色的文章,就像沙塵暴中移動的沙子,當風暴最終停止,沙子也就靜止了。”

通過這本《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我們學到了作者闡述的20條寫作原則,只有反覆、刻意練習,寫作水平纔會有突破。

斯蒂芬·茨威格說:“只有一件事纔會讓人感到累:猶豫不定和沒把握;每做一件事,都是一種解放,即便壞的作爲也比什麼也不做好。”對於我來說,這篇文章就是一個成功的開始,即使寫的不專業,也比什麼也不做好。有朝一日,寫作小白也可以寫出10萬+的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