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之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是傳習錄的一個重要觀點。我們從字面上理解其中的意思,明白“導致一個行動的關鍵在於知道行動的意義和方法”。意義提供動力,方法決定效率。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行動中止。很多時候,我們歸結爲動力不足,也就是沒有把問題想清楚,即“未知”。那我們究竟需要想清楚什麼?顯然是“到哪裏去?”應該是生命的發展方向。

一、生命追求可能性,把想象變爲事實

我們來看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小到病毒,大到植物,無不在瘋狂擴張,無論怎樣扼制,都抑制不住他們擴大再擴大。人類也是如此,單從數量上看,歷史上雖有波動,但趨勢還是持續增長。當然,除人類外的其他生物,目前看是圍繞“圖存和繁衍”這兩大問題不斷演化。好象是並不知道進化的方向。那人類知道了進化方向嗎?也未必。但人類已經突破了“圖存和繁衍”這兩大問題,追求形而上的東西,也就是身體之外的東西,更多的是向未知領域探索。換句話說,我們人類有動力去探索未知,而這種探索驅動了行動。雖然“未知”,但依然行動。這就引出了第二個觀點:實踐出“真知”。既便沒有方法,也先行動起來,在實踐中找到方法。我們不知道該走向哪裏?但我們仍在行動。背後的邏輯就是奮發爭取。甚至是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認爲自己要做些什麼。這種感覺就象是刻在基因裏一樣,與生俱來。這種感覺也推動了人類整體的預期。我們不知道向哪裏進化,但我們模糊地選擇去把未知變成已知。宗教對於神的想象,小說家對於未來的想象,科學家找到理論支撐,企業家把想象做成產品變爲現實,這一步步探索的歷史,也是生命向前發展和進化的歷史。

二、行前之知在於靜,靜而生慧

人和動物根本區別在於夠超越兩大問題所困。比如,人可以做到捨身取義,人也可以爲了興趣而廢寢忘食。動物只受本能驅動,知行合一。從這點上看,人實際上是始終追求行前真知。

首先,“知”是經驗或知識的形成。除人類以外的所有生物,從初生到掌握了生存的基本技能,多數不會超過一年。而人類出生時沒有任何技能,成人後基本無所不能。這個過程中,所有技能無不是通過學習而掌握的。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覓食也是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不過這個過程都是本能驅動,它們從未想過爲什麼這樣?更未想過使用工具來提升效率。人類則不同,既能學會技能,也能把學習技能的方法總結下來,形成記憶,通過語言和文字傳承下去。

其次,“知”是理解事物的“本真”。火的本質是溫度高,小孩子伸手摸過火爐後不會再次嘗試。因爲,手和火爐接觸發生關係的結果是被燙傷,產生痛感。小孩子最後能夠理解這種關係,不會再莽撞行動。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認知的過程,他會把當前的狀態和過去的經驗對比,評估風險後纔會有所行動。這個過程也許很長,也許很短,短則零點幾秒,長則經年累月。這個過程同樣稱作思考,這個過程更是“靜”的過程,沒有思考比對,通常無法決策行動。

第三,真“知”是反本能的。動物是受本能驅動,情味濃烈,立即引發行動。人類未有“三思”前,一樣會衝動行事。殊不見一戰、二戰這些戰爭的後果都是塗毒生靈,可歷史上千千萬的戰爭還是爆發了。爲什麼?不能不說是“衝動”所發。因爲,本能活動無不伴有相應的感情衝動。鬥爭與憤怒相俱,逃避驚恐相伴。一切感情衝動都是理智的障礙。如若能屏除感情衝動,理智就產當了。戰爭發動者如若靜下來計算利害得失後,是會有個理性決策的。沒有,則說明,要麼沒有經驗比對,想僥倖獲勝,要麼僅僅是衝動爲之。所以,心氣寧靜,理智產生。即除去一分感情衝動,而入一分寧靜,理智有一分發展。理智發展一分,對於兩大問題則解脫一分,自由則爭取一分。繼續發展下去,由量變達到質變,人的生命乃根本發生變化。

三、生命本性要通,不容限制

生物進化從局向通而發展,亦即向與靈活主動而不斷的爭取。從古到今,有的生物始終發展存續,有的生物被自然所淘汰。被淘汰的,大多因爲環境突然變化,不能靈活應變,導致滅亡。人類與其他物種則不同,始終欣欣向榮。在於每一個階段都未被環境所限。狩獵時代,學會馴化動植物;農業時代,興修水利防止靠天喫飯;工業時代,主動預測未來不確定。歷史總總都在說明一個事實——人類不會沉溺於現在或者滿足於現狀。所以,從原始生物經歷脊椎動物,終於出現人類這一脈步步發展,總不迷失方向,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向上奮進,從不懈怠而已。這種爭取就來源於人的自覺,自覺的產生還在理智,理智就是行前之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