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西遊」行者之道

悟空皈依佛門,自稱行者。

行者,行者,沒有剃度的信者。但對悟空而言,"行者"曾只不過是《新華詞典》裏的解釋:走路的人。

人在路上,坎坷前行,奔向各自的目標。目標向來遙遠,又有江湖險惡,且行且熬且成長。

孫行者走着走着,終於成長。

石猴也是生靈——別管從哪蹦出來。來到這片江湖,歡喜也好,無奈也罷,從未輕言放下。

放下是道,放不下是道,執着或不執着,各有各的道。

成佛之道,絕望之道,置之死地而後生之道,天地之道,無我之道,空寂之道,悲憫之道。

道無唯一,唯一是道,不唯一也是道——西域的人也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當然,西遊不到羅馬,取經也不止一條道。

悟空的取經之"道",實在太多。

悟空可以翻着筋斗雲去,坐"天庭雲朵出租'車去,抓一隻龍騎着去,甚至可以不去。

但行者要去,必須要去。

齊天大聖,既難與天齊,更難以成聖——自封的向來不算數。有品的神仙嘴上叫"大聖",內心多是嘲諷。

"齊天大聖,妖猴也,猴中之妖,不足爲慮。"

從不可一世,到五行山下反思,再西行降妖,悟空的猴頭逐漸清醒,看清了自己的尷尬。

鬥妖怪是爲了緩解這份尷尬,但常常越緩解越尷尬。

取經路上的妖怪,一個比一個難鬥,某些妖怪的實力,甚至遠超鬧天宮時的對手。

戰敗了不尷尬,尷尬的是被妖怪瞧不起。

"我當是誰,原來是小小的弼馬溫呀,哈哈哈哈哈!不足爲慮,不足爲慮!"

嘲諷、挖苦是道,不屑一顧是道,坐井觀天是道,海納百川是道。卻唯獨你擋了我的道,時常不是道。

雁過拔毛,人過揩油,唐僧過,則要留肉。

妖怪不屑於尷尬。什麼孫行者,哪涼快哪蹲着;什麼羞恥心,扒了唐僧的衣服,洗乾淨了就下鍋。

妖怪的道,自然也是道。不喫唐僧肉,拿什麼得長生?

與之對應,降妖自然更是道。道無唯一,卻有正邪。

取經傳經,普度衆生,蒼生悲苦,時時處處尷尬。

蒼生的尷尬之道,經本難度。但尷尬到了極點,放下執着去讀經,反而不尷尬了。

悟空原本自視甚高,被捧、被貶、被羞辱、屢屢戰敗、低頭求人之後,終於放下了尷尬的執念。

鬥是要斗的,本事第二,思維第一。以爲有本事,就天下第一,是道,終難成大道。

大道平坦,天空廣闊,取經路卻只能走着去。

有高科技不用,是爲了遷就唐僧。

唐僧有唐僧的道——如來座下道二弟子,自然有門人的道。

棄道從佛,會七十二變也白扯。“入我法門者,須守清規戒律。取經,請走路。"

佛祖有考量。

路漫漫,別急;道難成,修心。

心不到,道不道。正道滄桑,碾過怨念,重啓輪迴。

行者的道不同,卻也逃不過內心的一輪輪絕望重生。

其實和唐僧的苦相比,行者是幸運的。

幸運不要對比,不幸也不要。

行者堅守,重生正道!


歡迎關注連載:《趣說西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