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預想不同

一堆工作擺在面前,在時間即定,個人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我預想應該能在下班前完成,但事實是我爲這堆工作持續加班已若干天了。

這種不靠譜的預警假設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判斷標準,從不確定的數據開始,結果肯定是差之千里。

作爲一個理應到了理性年齡的成年人,生活中尚且會出現這種情況,更不要說那些自信滿滿的孩子們。

下午放學到家後,孩子馬上進入休息加娛樂環節,洗個熱水澡後,喫點水果,聽會兒音樂再隨手翻看上一本閒書。整個節奏都與渡假同頻,當我好奇地詢問,今天有作業嗎?他輕鬆地回答不太多。於是,我又爲其佈置了一個額外英語作業。待喫完晚飯過後,孩子開始做作業後才發現,校內作業每一項都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這與他自己很快能做完的預想相距甚遠,結果接近十點才完成校內作業。

跟預想不同,並非是事情變壞了,而只是預想的太過草率了。盲目樂觀是極其有害的,無論什麼事情,都需從事實出發,以積極的節奏向前推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