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義》金句

《精要主義》

代際視角是辨認生命中最重要事務的最有效的方式。

百折不饒、堅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務,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個讓執行毫不費力的行爲體系,這就是本書所要傳達的內容。

精要主義者懂得如何將真正重要的事務和其他一切區分開來。

這就是THIS做的事情:幫助每個人專注於最重要的事物,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突破升級。

甘地的人生是一種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對精要事務的專注能力和對非精要事務的決絕摒棄是他成功的關鍵。

精要主義的本質在於排除最重要事務以外的一切,因爲我們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中有太多是根本不應該做的。

對於首席執行官們來說,真正的挑戰在於,當面臨的選擇如此之多時,如何授權整個企業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務上。

設計人生,以一種精要的方式

生之智慧,在於摒棄不必要之事。

——林語堂

這個故事體現了精要的基本價值主張: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貪多求全,事事應允。

精要主義正是對“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這意味着不是偶爾爲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當成行事的鐵律。

多數都是無意義的瑣事,重要之事少之又少。學會區分差異——過濾篩選所有選項,並從中擇其真正精要之事而爲之,是精要之準則。

精要主義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爲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張只做必做之事,儘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從而達到個人貢獻峯值。

精要是一種自律的、系統的方法,用於決定個人貢獻峯值的所在,然後輕鬆地執行。

這段經歷重新燃起了我對閱讀的興趣,我不知疲倦地探究爲何聰明人總是用別的方式來作出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決定?爲什麼我們的潛力要遠遠大於我們實際運用的?我們如何更深入地挖掘運用自己以及其他所有人的內在潛力?

當我們成功時,就會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稱號,成爲“老好人”,只要你需要,就總能找到這個人。這樣,我們就能得到更多的選項和機會。

非精要主義來襲

在幾大趨勢的共同作用下,非精要主義如風暴般強勢襲來。

選擇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

本書共分4個部分。第一部分勾勒了精要主義者的思維模式。接下來的3個部分將這種思維模式轉化爲一種系統化程序,用來執行“追求更少”這條鐵律,你可以把它們用在你碰到的任何一種情況和做出的任何一種嘗試中。

精要主義者的核心思維模式:時間與精力只用於有意義的事

探索:區分無意義的多數和有意義的少數

精要主義的一個悖論就是,相比非精要主義者,精要主義者實際上會探索更多的選項。儘管非精要主義者致力於什麼都做或者幾乎什麼都做,但並未經過實際探索;而精要主義者在真正行動之前會系統地探索和評估多個選項,因爲他們會在一兩個大的設想或項目上大幹一場,所以一開始就會慎重地探索更多的選項,來確保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們不是要找過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尋找個人貢獻峯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當的方式,合適的時間。

排除:擺脫無意義的多數

我們很多人答應一些事情,是因爲要急於取悅別人或者讓自己不同凡響。然而,說“不”纔是實現個人貢獻峯值的關鍵所在。彼得·德魯克曾說:“說‘不’可以讓人變得高效,因爲說‘不’的人會說‘這不是我的事’。”

淘汰非精要之事不僅是心智的訓練,也是情感的訓練,比如必要的時候對社會壓力說“不”。

執行:讓有意義的少數做起來毫不費力

不是逼着自己去執行,而是把時間省下來創造一種方法,用來掃除障礙,使任務執行起來變得儘可能輕鬆自如。

探索,排除,執行並不是呈週期性循環的獨立事件,若我們能持續運用,就能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

法國劇作家、小說家維克多·雨果曾說:“世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都更爲強大,那就是恰逢其時的一種理想。”“更少,但更好”正是一種恰逢其時的信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