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和孩子說話——《好好說話,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文/仁龍巴

好好和孩子說話是個技術活。

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不說,怎麼說,說什麼?若以孩子能真正聽進去,欣然接受爲結果,檢驗我們好好說話的本事,恐怕不少家長都不敢以能說會道自居。

楊穎以專業心理治療師的職業積累,編著了這本《好好說話,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書中有大量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真實案例,也有古今中外的故事,很容易將你帶入場景,瞭解好好說話背後的技術。

到底怎樣才能做到和孩子好好說話呢?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01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不瞭解孩子,怎麼能說出走進孩子內心的話呢?

別看孩子小,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需求和審視世界的方式。很多上一輩公認的觀念,在不同社會環境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下一代有着完全不一樣的想法,如果不走進他們內心,將無法清楚地瞭解。

瞭解孩子,一定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家長往往濫用自己的權威,在孩子說話時橫加指責,久而久之孩子打消了與家長溝通的意願,家長也失去了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機會。這裏,我感覺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尊重孩子,把他當成一個大人。

02說話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改變一種方式方法可以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1)孩子犯錯時,我們都會不自覺地提高嗓門,覺得嚴厲訓斥能震懾住孩子,其實溫柔低聲的批評或建議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就像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都想脫掉路人的大衣,呼嘯瘋狂的北風拼命想掀起行人的大衣,人們卻把衣服越裹越緊,輕輕吹拂的溫暖南風卻能讓人們主動脫掉了大衣。

(2)避免沒完沒了的嘮叨,心理學研究人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時,會出現自然而然的逃避和逆反情緒,這種心理現象即“超限效應”。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要有度,否則孩子不是聽不進就是聽的麻木。

(3)要善於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不吝嗇表揚孩子,但對孩子的表揚要發自內心,不能簡單敷衍,無論孩子做什麼都“你最棒”、“你最優秀”,不僅起不到效果,還給孩子一種壓力。表揚依據客觀事實,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比如,“你自己洗了襪子,而且洗的很乾淨”,這樣的表達纔有效。

(4)善用講故事的方式與孩子交流。研究表明,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辦法。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問題針對性選擇故事,發掘故事中的教育意義,啓發和引導孩子。

(5)放下“權威”幻想,不要當衆批評孩子。有些家長喜歡當衆批評孩子,或是揭孩子的短,顯得自己很“權威”,這種做法會極大地損傷孩子的尊嚴。孩子也需要面子,家長一定要尊重和照顧孩子的尊嚴。

透過和孩子好好說話,作者還提出了幾點培養孩子的目標,如: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興趣,每一個目標如何實現都給出了具體建議。

教育孩子之路無止盡,好好說話不僅是與孩子正向溝通的必經之路,也是成人不可或缺的自我修煉之路。

100天讀33本書——第16本《好好說話,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