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下的铁皮房

家里农村老家的房子是在90年代建好的平房,那个时候可是为数不多的水泥板房子,代表着时髦。在我们长大后,常年在外工作生活,几乎很少回去,偶尔春节才在老家过个年。



以前的一家四口,现在变成一家九口人了。侄儿侄女和我自己的小孩,自然之前的老屋不能满足床位的需求。


爸妈把老房子楼上的一个小房子改造成两个小房子,经久不修漏雨的瓦片也换成铁皮,即简单省事又实用,恰好解决春节临时几天的住的问题。在从楼梯间改造个卫生间,安上热水器、洗衣机,一样住的很舒适。


向来我喜欢安静,加上早上早起看书,选择睡在楼上铁皮房。


年三十这天不仅冷而且从晚上下起了大雨。《道德经》说稀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但是这次的雨不仅大而且下的时间很长,从晚上八点半一直下到了第二天早上八九点了。雨滴打在铁皮上,啪啪的作响。农村的春节在鞭炮和烟花的衬托下,更加热闹。十点一过,烟火声、鞭炮声夹杂在一起。


我和老婆、儿子睡在楼上,儿子年纪小睡眠好,几乎雷打不动。倒是老婆说她被吵着基本上没怎么睡。而我我在鞭炮声、雨滴声中睡得比平时还要安逸。


自己除了日常作息有规律、睡眠好外,就是自己对类似铁皮房有安全感。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可能跟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有关吧。


外婆那代人典型的响应人多力量大的号召,共计有9个儿女,可想而知我的表兄妹特别多。大概读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外婆家,还有好几个表兄妹,年纪相差并不大。


外婆家的后屋,以前农村里黑色砖头瓦房,并不大也不高。午饭过后,下着大雨,也不能出去玩。我们几个表兄妹待在那里聊天,相互说着各自在学校、家里好玩的事。其实那个时候对好玩也没什么定义,只要是不读书,不做家务就是好玩。


小孩子是天真的,不管谁讲个什么事,都觉得有趣、好笑,大家哈哈大笑。伴随着我们的笑声,是大雨滴落在外婆后屋上瓦片的声音。那种感觉特别好,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外面下着大雨,雨把我们与外界隔离,我们待在房子里,房子又把雨隔离。雨越大雨滴声越响,外婆的后屋越发安全。几个表兄妹一起聊天,一起玩,充满欢乐的笑声。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自己对这个场景还记忆犹新。如今老家的铁皮房也有那种安全感,雨滴声下来,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几个表兄妹一起在外婆家后屋的瓦房下,聊天、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