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后,终于等到他 “翻红”:一个人开始越变越好的3个迹象


01

13年前,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少年千里背疯娘上大学。

2008年,20岁的刘秀祥第二次高考,考上山东临沂师范大学。

出生在贵州边远贫困山村,家境贫寒的他,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当要远离家乡求学时,他选择带着母亲上大学。

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也逐渐被人所知,上了报纸头版,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也随之而来。

但刘秀祥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接受这样的同情,他不仅咬牙买了好几百份报纸,也拒绝了社会各界的资助。

他害怕别人的可怜和同情:“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得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他认为:“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资本。”

他依然想要自食其力。

02

就这样,13年后,在热搜上再度看到他的名字,他的后续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刘秀祥大学毕业后,一家在北京的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给予他年薪55万元的工作。

但他拒绝了。

因为他觉得对方所想要的不是自己的能力,他不想用实力以外的同情赚钱,觉得受之有愧。

后来他找到一份月收入过万的保险工作,公司也有继续培养他的意向。

在他求学期间一直资助着三个小孩,毕业后也依然资助他们上学。

但没想到,其中一个小孩想要放弃学业,这让他毅然决定放弃在城市的一切,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

他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能够通过读书走出贫困、实现理想。

那个为了不被人同情宁愿倾囊买几百份报纸的人,那个曾说“回忆过去是重复苦难”的人,却开始一次次重复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山里的孩子讲述,希望能够让他们相信奋斗的力量、梦想的力量。

“我回来,只要改变一个人,就足够了。”

“如果我能走出来,那他们也一样。”

现在,他是家乡一所中学的副校长,依然践行自己的理想。

有人评论他:“他曾在井底仰望过星空,现在他甘愿成为井中的梯子。”

刘秀祥的人生经历,无人不为之动容。

也让我们看到,即使前路黑暗,只要心中有光,依然也能够照亮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与力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3条建议,送给想要自己越变越好的你。

03

做好价值观排序,形成定见

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对于刘秀祥而言,高年薪、在城市扎根的机会,不比回家乡教书育人、改变思想重要。

因为他觉得:“思想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更害人。”

在经济富足与精神富足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先讲思想,再讲经济,这是他的价值观排序。

那么你的呢?

定见的形成,需要经历多次价值观冲突、选择与反思

刘秀祥的经历,也正应了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28:定见》里的这段话:

“有些人羡慕所谓的英雄,内心如此坚定,百折而不挠,但很可能忽视了,这背后是大量的定见修炼过程。

只有曾经非常纠结与努力,才会显示出看似毫不费力的坚定。”

你也有了自己的定见吗?

培养逆商,拥有坚毅的意志

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褚时健,可以说是高逆商的典型。

他是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1995年被检举,后被隔离审查,1999年因经济问题被宣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2年。期间女儿在狱中自杀。

2002年,储时健75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2012年,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褚橙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75岁,你还有勇气去承包荒山,花五年到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去种橙子吗?

刘秀祥在第一次高三备考时,因为长期熬夜加上营养不良,很快就累倒了,有一次甚至躺了一个星期。

高考时又遭逢重感冒,带病参加高考的他失误落榜。

百般绝望的他看到了自己当初写的一段话: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他再次振作精神,连续5次祈求一位校长收留他复读,第5次甚至下跪。

最后他如愿以偿,也给自己带来改变人生的机会。

高逆商与坚毅意志,是相辅相成的。

坚毅与和逆商一样,只有在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时候,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

因此我认为通常具备高逆商的人,也同样具备着坚毅,就如刘秀祥一般。

美国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在预测一个人是否更有概率成功,坚毅是比智商、颜值、成绩等更好的信号

它也是可能通过练习来提升的一项人格特质。

而如果一个人一直待在舒适区,害怕挑战;或者几次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变成习得性无助,那么,坚毅分数就会下降。

保持坚毅,就要持续拓宽自己的舒适区,胜不骄、败不馁,一点点地进步。

③提高执行力,避免陷入半途效应

人生中许多事情的成功与否,都与执行力息息相关。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该完成的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加班、熬夜;

计划运动健身,买好各种装备,但却总是没能开启第一步;

打算学习一门语言、一种乐器,也总是提不上日程……

归根结底,许多人缺乏“说干就干”的果敢。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这位当今世界最具有科幻气质的创业者,他的员工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工作状态:

埃隆需要看到进度。与埃隆共事,每个人必须主动推动工作,让问题停顿在你手里,这是埃隆不能容忍的。

我们敲埃隆的门的时候,都是确保自己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我担保埃隆的反应,会让你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他对你的汇报提了一个相关的问题,而你又答不上来,那只能祝你好运了。

我们的讨论都是高效、直击要害而且基于事实论据的。

工作阻滞,或者跨部门下达命令时有阻挠,埃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问题随时拨我直线,我不关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我要马上解决。”

有问题,就去解决,这就是执行力的体现。

有了开始的果敢,也要有做到最好的准备,而不是陷入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就是做到一半停下来,半途而废。

选定方向,瞄准目标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半途而废只能失败,这样的道理,似乎并不难理解。

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犯类似的错误。

就像198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里的一副挖井漫画:

甲、乙两人同时挖井,甲挖了不久没见水,就换地方开挖,挖了多处也没有见到水。乙认准一个地方挥锹不止,最终挖成了一口井。

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到背后,似乎就越艰难,但只要再努力一把,就云开月明了。

我们可以把长途拆分成短途,应对短途上的挑战,想方设法,提高完成短途的执行力,最后累积起来就是一个长途。

正如柏拉图所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04

“有些人走在黑暗中,却成为了别人的光。”

有人这样赞扬刘秀祥。

我觉得,当我们先成为了自己的光,带着自己越变越好的话,那么,即使不像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那样伟大,也依然可以像萤火虫肆意飞舞,带来点点星光。

当无数的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就能照亮整个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