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說“等……就好了”嗎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愛說“等……就好了”,例如“等有很多錢就好了”,例如“等孩子長大就好了”,例如“等到退休就好了”,諸如此類。

不得不說,在一個人物質生活條件極差時,或者在一個人面臨某種人生困境時,愛說愛想“等……就好了”這句話,既是對未來生活會好起來的殷切期待,又是極好的心理暗示和有力的精神支撐,富有積極意義。於是,這個句式常被人用來安慰和鼓勵自己或他人。

然而,在溫飽不愁的前提下,在個體精神尚好的前提下,如果總愛說“等……就好了”,就無異於一個人熱衷做白日夢,即使日後實現了目前假設的幸福條件,也未必真能夠感覺到什麼都好了。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人生是動態且充滿未知的人生,就像事物總是在矛盾鬥爭中發展一樣,人生總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會出現那個問題,人生在世,大概沒有誰能過着完全一帆風順且高枕無憂的日子。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一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問題,他說:“不妨讓我們設想一下,一個單獨的個體,或是人類,達到了再也沒有任何困難的境界。顯然,這種情況下的生活好比一潭死水,一切事情都可以預知,都可以提前計算得出來。明天不會帶來任何未知的可能,未來沒有任何事情值得期待。我們對於生活的興趣大多來自不確定的未知。如果我們能夠確知每一件事情,如果我們無所不曉,那將不再有爭論,也不再有發現。科學走到了盡頭,我們身邊的世界就像不斷重複的故事,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是。爲我們帶來了完美理想的藝術和宗教將不再有任何意義。生活中的挑戰不可窮盡,這是我們的福氣。”

因此人生的主要內容就是不停面對新的挑戰和不斷解決各種困難,只要一個人活着就沒有所謂完全好的時候——所謂完全好,就是真的長期事事順心無憂無慮。假如你總是以爲“等……就好了”,那就錯了,事實是往往在你期待中的條件滿足之後,卻感覺並沒有那麼好。

例如,錢多了,還會希望更多,錢太多也會帶來新的關於錢的焦慮與壓力;例如,孩子大了會出現新的問題,並非做家長的就能一勞永逸,孩子一大就順心如意;例如退休了既有時間又有錢,卻發現精力和體力大不如從前,並不能隨心所欲。諸如此類。

只有正視人生的客觀發展規律,不活在一味的“等”裏,一個人才能活得更爲積極。這不僅是在說人要活在當下過好今天的問題,而且是在說一個人要有建設好眼前生活的勇氣併爲之作出相應的努力。

那些有所作爲的人,無論身處何等境地,都能利用好當時的條件,朝着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

那些收穫幸福的人,無論生活是窮是富,都有自己的主心骨可以腳踏實地,懂得體味細微處的美麗。

反之,那些一事無成的人,那些滿腹牢騷的人,總在盼着餡餅從天而降,總在抱怨自己具備的條件太差,總想着只有“等……就好了”。

舉個常見的例子,有的人家總在爲了錢而吵架,家裏人總以爲等家裏有了更多錢就好了,可是,即使有一天錢變多了,他們依然會吵架,原因很簡單,隨着金錢的增加,他們的胃口在變大,慾望在膨脹,往往會陷入慾壑難填的惡性循環裏。

其實一家人吵不吵架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家裏人的價值觀問題:如果認爲只有錢多了才能幸福,那就只會爲錢吵鬧下去;如果認爲在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具備後有愛就能幸福,那就都安心做人啦。

人生不等不靠才美妙。不等,就是把握今天;不靠,就是自強不息。生命是不可逆的單程旅行,願所有人都能且行且珍惜。

高英寫於2021年4月6日,二月二十五,週二巳時。作者公衆號:高英讀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