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最大的悲催是父母無法保持一致

這是一個兒童前所未有地被高度重視的時代,也是一個兒童前所未有地被附加功利條件的時代。

關於孩子的教育理念與父母的養育態度自然要隨之重視起來。

昨天看了一個國內兒童成長的電視節目,電視臺跟蹤數年拍攝了一些孩子的成長狀態。有一個女孩的成長記錄讓人感慨,因爲通過五年前與五年後的對照,我發現除了這個女孩家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糕之外,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在心理以及行爲模式上沒有成長變化,孩子還是那個不聽建議我行我素的孩子,父母還是那對育兒態度分裂不夠合作的父母。

五年前,女孩才八歲左右,只要遇見問題(例如沒背書包回家,例如學習上遇到了難題),爸爸就會說“你自己想辦法,別老想讓人幫你”,媽媽則樂於順着女兒,以“應該耐心引導女兒”的觀念和爸爸懟起來。

五年後,女孩和爸爸、媽媽的相處模式沒有任何改變,改變的除了這三口人的年齡之外,就是家裏有了一個兩歲多的二孩。上了初中學業壓力漸大的十三歲女孩天天目睹父母耐心哄妹妹的情景,心理自然不平衡,而父母又十分在乎她不肯接納妹妹的事情,總是刻意地去要求她對妹妹好,連買個耳機都要附加上每天陪妹妹玩十多分鐘的條件。

正如這個女孩對着鏡頭所說“有這樣的父母還能怎麼樣呢”,開始步入青春期的女孩感覺自己被排斥在父母和妹妹三人之外,只能日漸與父母疏遠起來,有話不願和父母說,只想和同齡好友在一起玩。

根據片子中實錄的生活狀態,我得出了這樣的印象:在這個家庭裏,爸爸是一家之主,媽媽貌似在夫唱婦隨卻有着與丈夫迥然不同的育兒理念,總是會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孩子這邊。

爸爸顯得剛直果斷,媽媽顯得優柔寡斷,顯然這是一對互補型的夫妻。如果夫妻倆採取合作態度的話,就是一對優秀父母搭檔。

單獨來看的話,顯然媽媽的育兒理念更爲民主開明,她能夠尊重孩子的感受,但是有嬌縱孩子之嫌;爸爸的育兒理念則屬於想當然,他總是在堅守自以爲是的原則,一直以“不要指望別人幫你”的大道理來強迫孩子從小自立。

在女孩八歲的時候,有一次沒把書包帶回家,她在爸爸一再重複的“自己想辦法”的語言壓迫與“那就不出去玩了”的威脅下,委屈地哭了,然後跑向媽媽,質疑道:“爲什麼總要聽爸爸的話,我不同意!”媽媽摟住女兒,開始說爸爸不對,夫妻倆就爭執起來,最後爸爸生氣走到另一處去,媽媽也跟過去,夫妻倆避開孩子雙雙生悶氣。

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問題就這樣演變成了因夫妻養育態度不一致導致的夫妻衝突問題,於是孩子的問題被夫妻對抗的情緒遮蔽住,最終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這樣的家庭劇情,五年來應該一直在這個家裏不停上演,絲毫沒有改變。

因此,在這個家庭裏,最有問題的不是這個女孩,而是女孩的父母。

或許,這對夫妻對待女孩的態度來自於他倆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各自父母的教養方式。做爸爸的這個人,大概從小就是被自己的家長要求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他的父母遇事從來不願幫他;至於做媽媽的這個人,大概是從小被自己的家長壓制纔在自己做了媽媽後爲孩子爭取民主,或者直接複製了當年自己媽媽的做法。

爲人父母者從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沒有錯,紀錄片中的這位爸爸錯的是隻會講道理,不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論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是在孩子第一次遇到某個問題時,都需要家長引導、示範,甚至手把手教。讓孩子自立,並不是在孩子未成年時就要求孩子事事都無師自通地自己獨立完成。

日常尊重孩子的感受並能耐心引導孩子的言行更沒有錯,紀錄片中的這位媽媽錯的是當着孩子的面和孩子的爸爸發生衝突,既不能私下與自家丈夫溝通好育兒問題,又不能忍一時不平避開孩子後再與丈夫爭論。

這位爸爸的理性育兒方式裏透着淡漠,這位媽媽的感性育兒方式裏充滿委屈,或許都帶了他們各自原生家庭裏的某些痕跡。

既然這對夫妻都不進行自我反省並積極學習親子教育知識,就造成了育兒困境,自己累,孩子也累——試想,女孩一直在父母分裂的育兒態度下生活,怎能變得積極向上?更別說形成真正的自律。

這對夫妻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沒有走出各自原生家庭的某種陰影,心理沒有真正獨立;二是不懂合作共贏在家庭關係中的重要性,在教養孩子方面不能保持一致的育兒態度。

除了家庭暴力以及父母中有一方的品行不端之外,在普通而正常的家庭裏,養孩子最大的悲催是父母無法保持一致,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分裂的育兒態度,致使孩子無法確定該聽誰的建議,便學會了鑽父母不和的空子,容易形成投機心理,或者變得更爲迷茫困惑。

爲人父母者不僅要寬厚仁慈地疼愛孩子,而且要團結一致地教養孩子。假如父母在親子教育理念上有分歧,應當私下溝通,做到求同存異;假如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大不一樣,那就可以形成互補而非對立的正向力量。總之,如果夫妻倆在教養孩子方面產生了分歧,即使是爭吵也要避開孩子再吵,當着孩子的面則要態度一致,別再玩“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早已過時的育兒遊戲。

高英寫於2021年6月2日,四月二十二,週三巳時,作者公衆號:高英讀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