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童家山(神州行之85)

      “遊天下”,游到母校來了!

      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十日,機444班32位同學來到52年前生活、學習的地方,想看看那時時縈繞在心頭的童家山,看看青磚紅瓦的教學大樓和工程館大樓,看看白色的圖書館以及山坡上的男女生宿舍樓。

      母校是個“小南京”。怎麼講?南京是丘陵地區,各種地形都有,有高山、大江、湖泊、盆地,母校也有小山、小河、小湖。足球場是一個盆地。碧綠的草坪、巍巍的雪松,母校,多麼好的地方啊!

      可是這一切找不到了。機校升格爲南京工程學院,遷到了江寧。新的單位進駐後,爲了增加建築面積,把童家山夷爲平地,像珠穆朗瑪峯填進馬裏亞納海溝,小山的土填平了足球場盆地。

      校園小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鋼筋混凝土建築。高大是高大了許多,豪華是豪華了許多,然而,遊子們的心裏似乎也缺失了許多。哦,母校現在像一個老女人,過分的化妝,白髮染成青絲,純棉衣裳改成了華貴的羅綺裙衫,可是,心裏彆扭啊!

      童家山是機校的地標,東邊藍球場,西邊足球場,中間一座小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

      童家山長不過百米,寬不過十丈,然而,她是機校的文化崑崙,是數千學子寄託感情的地方。清晨,這裏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夜晚,這裏盪漾一陣陣歡笑。鵝卵石舖成的山巔小路,三三兩兩,男生女生,走過來,蹦過去,手牽手,肩碰肩,一幅青春的動畫。這裏頭,你能分辨出誰是一對情侶嗎?都是“地下工作者”,因爲學校規定不準談戀愛。

      童家山的記憶裏,曾經有過一次浪漫的時刻,那是學校舉辦火把節。幾千個火把,從北山坡爬上山頂,再從山頂走下南山坡,然後匯聚在山下的籃球場上。遠遠看去,童家山就像一條彩虹,而球場上的火把擺成了八卦陣圖。黨委書記在火把圍起來的球場上跳起了當年新四軍的荷花舞,那風采,好美。

      黨委書記是新四軍一支隊文工團的女隊長,高高的個兒,胖胖的臉,是全軍聞名的舞蹈家。只要有演出,一支隊司令員江謂清和軍長陳毅必到。

      我們444班是個光榮的集體,且不說是全校唯一的南京市“五好”班、“四好”團支部,江蘇省人事局一場大火,班上同學冒着生命危險把一摞摞幹部檔案搶了出來。黃金有價,幹部檔案無價。救火英雄池良才渾身燒傷,團支部立即召開組織會,批准他火線入團。在醫院實習的衛校小護士崇拜英雄,獻上愛情,違反學校紀律,開除出校。

      中日青年大聯歡走進校園,日本青年在學校門口的草坪上跳起了《青年圓舞曲》。一個叫櫻花惠子的日本姑娘想尋找當年救下她的中國媽媽,《新華日報》幫助她完成了心願。機校的聯歡會非常成功,我和幾個同學上了《新華日報》。

      往夕不堪回首,上海“一月風暴”席捲江蘇,母校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武鬥”,有人縱火燒燬了教學大樓,黨委書記被揪住灰白的頭髮在石子路上拖。母校在哭泣,童家山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山上的樹木無人澆水,面容憔悴。

      機校地處城西幹道,現在的虎踞路。南京城依山傍水而建,當年諸葛亮慨嘆東吳形勝“實龍蟠虎踞也。”“龍盤虎踞”在清涼山一帶,在機校南邊。機校北行兩公里即長江,江邊建有閱江樓。閱江樓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滕王閣、閱江樓都重建新樓,惟有岳陽樓保持原貌。

      機校升格工程學院後搬遷到江寧方山腳下,佔地3000畝。校園內有天印湖,水面浩瀚,湖中有鷺島,詩一樣的地方。

      年輕的工程學院實力太雄厚了,我們曾經實習過的校辦工廠,如今的產品是軌道交通自動門,年產值幾個億,清華北大也望其項背。

      如果不是文革,我在留校之列,或許,也能熬個“教授”,這都是命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