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和無聊

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無聊之間搖擺。——叔本華

這話說得多有道理,幾乎就像“飢餓就要喫飯,喫飽就要睡覺”一樣有道理。

但我並沒有覺得生活如此艱辛,至少在大多數時候,痛苦和無聊僅僅是可以被忽略的小小感受。或者說痛苦和無聊時時刻刻都存在,但因爲“蹲茅坑久了就不覺得臭了”,我們因爲閾值的提高,忽略了較小的痛苦和無聊。

慾望,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就像一直推着大石頭的西西弗斯一樣永無休憩。

先說說求而不得的痛苦。

以爲求分兩種,一種是“擁有”的求,一種是“創造”的求。

求“擁有”,痛苦的程度與不得無關,只與“求”的程度有關。

求“創造”,則往往都不會因不得而痛苦,因爲更多的注意力在求的過程之中,更多的獲得感在過程中體現,最後一刻,得或者不得,或許會有些失落,若是未負本心,也就容易釋然。

人的內心中是否有一種“求創造”的內因?簡單來說可以稱之爲理想,起初這種理想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種“應該去做”的內在自設的規則。

然而經過時間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因爲缺乏,“求擁有”逐步佔據了更多的心力,若不能調整好心態,羨慕、嫉妒、恨,這些情緒就會矇蔽初心理想,最終淪爲在“痛苦和無聊中搖擺”。

缺乏,卻有客觀主觀之分。首先是生理上的缺乏,喫飽穿暖,若不能保障,自然爲生存不可避免地“求擁有”;生理上滿足之後,自然有尊嚴、自我實現等精神層面的缺乏,不得不重視的是,無法要求所有人都清心寡慾、獨醒於世,那麼一些正常的需求也是能夠理解的,具體的判斷,可以參照康德的“普遍性”,即所有理性的人自身都承認其合理性;再有就是主觀的缺乏了,這一類缺乏指的是相較他人的缺乏,因此並沒有創造性,因爲別人有,所以我也要有,嚮往更多的物質和更高的地位,把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標準更多地放在他人的評價中,不具備普遍性的慾望,即非普世的價值觀,這類需求有不斷升級的可能,使人淪入一個不斷追求的境地。

其二其三的缺乏,除了以“自問”“日克”等實現自我判斷以外,更適用的標準是普世的價值觀。簡單來說,一件衣服,乾淨和美觀可以認爲是普世的價值觀,而奢侈質地或品牌就是個人主觀的需求了。當然,本文不是談論奢侈,奢侈與否更多的是消費觀念,人與人因爲經濟條件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上文談的更多的是缺乏,是與他人的比較計較之心。是這種“計較”的心態導致“求擁有”,而導致叔本華所說的“痛苦和無聊”的循環。

求“創造”,也是人生的慾望。生活這一團慾望,若是此“求”爲主,生活或許不會如叔本華所說的那麼悲催。

什麼是“創造”?在這裏不是指發明創造或者是新的理論事物。而僅僅是創造。僅僅是指就人本身,在創造一個新的精神或者物質。

學得知識、輸出思想、或是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手工、全心全意爲一項事業奮鬥,對個人而言都是屬於“求創造”的慾望。那他們的共同點在哪裏呢?應該是能獲得一種類似“心流”的滿足感,並且這種滿足感不是因爲得到或達成而產生的,而僅僅是因爲正在做的這件事而產生的。

這種“求創造”的慾望,是一切所謂成功的根本。縱觀歷史,沒有隻靠“求擁有”而成功的,項羽看到秦始皇說“取而代之”,劉邦則是說“大丈夫當如是”,可以從語氣中看出,一個是“求擁有”,而另一個更多的是某種理想的成分。在現代商業中也是如此,成功的創業項目往往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解決問題”,當然,在資本進入後是否有本質上的改變此文不論。


再來說說源於已經習慣的無聊。

這裏需要反覆提到的就是閾值,似乎一切都有閾值,因此追求和勞碌是不可停歇的。

那麼鄉村裏的長壽老人,過了幾十年沒有波瀾的日子,眼神中卻盡是平靜和祥和。無聊?在哪裏?

無聊,來源於過於勤奮的思考和外部獲取質料的不足。也就是說,腦子習慣於高速率運轉,長時間停止就難受。如果腦子本來就不怎麼轉,自然就不會無聊。

這是一種天然的能力,從某些方面來說,或許如此比所謂成功更加幸福,因爲“幸福”二字本來就只存在於主觀。但如此幸福,未見過外界世界倒還好,確立自身僅如此地位還好,未體驗過其他美妙還好……缺項多多,於我輩看來難免遺憾。

釋氏常把人分爲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愚魯似佛容易,聰敏反難皈依。卻是從“不是”到“還是”最難。

好在這世間還有太多一生都追求不到的東西,例如宇宙和靈魂。若把求放在“創造”而不是“擁有”,外部質料無窮無盡。

“永恆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任選一項都永遠不會無聊。

於是乎,把生活創造,在求索中有得則欣喜,無得則精一,人生苦短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