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關於“學習方法”這個話題 1. 2. 3. 4. 5. 6.

1.

以前有段時間,經常有人問我所謂的“學習方法”,以及他們自身存在的一些疑慮:

“爲什麼我學習這麼努力,到最後取得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別人輕輕鬆鬆,不怎麼學,就可以達到我用功學習的程度?”

“我的成績總是得不到提高,是不是在死學習?”

每次看到這些疑慮,總覺得,這背後透露出來的,不僅僅說,只是學習方法這一單一的問題;而可能是一種處於認知思維上的缺失。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我真的是可以感同身受這部分人背後的焦慮、迷茫以及無奈。

記得,剛從專科升到本科院校上課,在課堂結束後,我總會問任課老師這樣的問題:

“老師,有沒有這樣的幾本書,我只要閱讀那幾本,就可以大概掌握文學史上如此繁多的文學作品的規律。”

這個問題,我不止問過一位老師,起碼三四位。

當時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希望追根溯源到衆多文學作品的根底,掌握最底層的規律方法,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找到這樣的幾本書,但在思索一門學科最本源的最根基的過程中,開始領悟到一些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的一個重點。

2.

首先,先說如何系統地學習一門學科,或者進入某一個領域。

最基礎的,當你進入一個新的學科領域,你應該瞭解關於學科的基本原理。

比如,作爲一名攝影初學者,你應該瞭解構圖、光線、色彩、光圈、快門、感光度、白平衡、高光、陰影、曲線、飽和度、自然飽和度這些前期以及後期修圖的基本常識。

瞭解它們的具體含義、使用法則,以及適用情形。

再比如,在我剛開始自學考研文藝學時,就需要先學習關於這門學科最普遍的文學理論常識。

其次,在熟練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深化基礎的運用。

還是以上面的攝影爲例,在知道什麼叫“構圖”之後,你需要知道它的運用方法,九宮格構圖、三角構圖、對角線構圖、平行構圖、交叉構圖等等經典的構圖法則。

在理解“光線”的含義之後,你需要繼續探究在不同的天氣時辰—晴天、雨天、陰天、室內、室外、早晨、中午、黃昏等時間點的光線對攝影的影響以及如何更優地運用它們。

在瞭解基本色彩知識後,你需要知道如何在前期構圖搭配以及後期調色上運用它們,以形成自己的攝影風格。

3.

在這裏,你可以藉助兩種途徑來進行自我提升:

第一,多閱讀相關的書籍

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工具類的,從實用角度講解如何提升你的專業能力;一類是理論類的,鞏固、深化、提高你對這門學科思維上的認知。

作爲一個常年泡圖書館的人,越來越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我們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多麼便捷且知識豐裕的時代。

無論是你在互聯網上知識付費,還是藉助他人實踐指導,很多知識的運用以及習得在這個領域的印刷出版書籍中,就早已有之。

僅僅需要的,是我們沉下心來,去閱讀,去領悟,去運用,做一個心安理得的“拿來主義者”。

第二,自覺地去打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連接

一門學科就像一棵參天古樹,盤根錯節、縱橫交織。作爲初學者,我們先前掌握的基礎不過是這棵古樹上的一節纖弱的枝丫,是零星的、分散的、破碎的。

所以, 最需要做的,是有意識地將已掌握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張緊密的、夯實的、牢固的思維圖示。

如果這一步你不知道怎麼做,最基本的一點,先從你入門的書籍開始。問問自己關於這個學科迄今爲止閱讀了哪些書目,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基本知識點是否已全部爛熟於心。

之後,從你所認知的視角,去把這幾本書串聯起來,讓它們再形成一張更大的、更寬的、更夯實的思維脈絡圖。

以至於到一定程度,你的思考應該是圖像式的,你的記憶庫裏應該是隨時可以調取某個知識點的多層節點圖像庫。

4.

當你做到第二點之後,最後一點,也就是第三,建構屬於自己的思維認知方式。

在這裏,不妨以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三個學歷層次來舉例。

比如我本科所學習的漢語言文學。在本科,學習的大都是屬於上面所講的第一點範疇,學習文學史、文學作品、文學名家等基本常識,以及輔助文學鑑賞。

這個階段,主要以吸收課本知識爲主。

到研究生階段,漢語言下面會有很多的科目分支:古典文學、文字學、文藝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等。

每一個分支形成一門研究生學科。

在這個層次,需要的就是作品深層次的理論學習。學習古今中外、東西方傳爲經典的文學理論,是一些相對抽象的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立足於書目的學習,而是學會這些理論背後所依仗,或者說這個理論能夠成立的邏輯思維,帶着批判性的眼光去思考其可成立性。再將其運用到其他的文學作品,或者文藝現象的批評鑑賞上。

到博士生階段,應該就是在研究生的基礎上,不僅需要批判性的眼光,而且需對某些理論進行質疑、推翻、以及理論的重建。

所以,進行到第三步,應該是對你的學科有屬於自我的獨特的認知與思考,並且能夠深入進去。

5.

當然,這三個過程不僅僅是依序而爲,有時候也是重疊、交織、同步展開的。

其中,你對一門科目、一個知識點的思考深度,來源對兩個方面的推進:一是刻意實踐的次數,二是在學科內你所掌握的知識面的寬幅以及厚度。

關於這一點,以考研舉例。

拿文科生來說,我經常建議一些考研的學生除了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學習打通知識之間的脈絡外,還可以閱讀知網上在這個領域、這個學科、或者你所報考的院校導師的論文,從中學習前輩是如何運用基礎知識,以及其他更深層的知識。

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再回過頭去看基本知識,你會有更深的體會。

以上,即是我個人關於“學習方法”這個話題的思考。

主要分爲三個推進層面:第一,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融貫連通的能力;第三:認知思維的構建。

而這些,還離不開最重要的一點:時間。

學習方法再卓越,再高效,都需要以一定的時間爲載體。沒有足夠的可丈量、可實踐的時間基底,一切到最後都會變成徒勞無功的存在。

6.

思考這個話題時,看見自己前不久在日記裏寫的關於現代傳統教育的一段想法,也是這個最簡單且純粹不過的念頭,支撐自己走過考研那段時光:

“我不是一個‘唯學歷’者,我更看重的,是學歷背後所代表的,某種被忽視,甚至已經被無數主流媒體所遮掩的東西。

是一代又一代的傳統教育根基裏所蘊含的對知識、對真理、對某種形而上的人文價值觀的追索。

是一代又一代的學術前輩開創並延續下來的嚴謹且縝密的思維訓練體系。

是一代代聖賢哲人皓首書海,與文字筆尖鍥而不捨地對思想能夠延續的某種執着與信仰。

曾幾何時,他們也知道,思想是不能簡單地依持印刷文字來傳承的,但是他們依舊對其葆有一種無何奈何的、倔強的期待。是這些,吸引了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