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宴(二)

無酒不成宴,這似乎是我們(相當一部分人)的一個共識,當然有不同意見的,可以保留。

反正,自我記事起,家裏的大大小小的聚餐都離不開酒。你看啊,小孩子出生,家裏要擺個滿月酒;小孩子進學(考上大學),那是要顯擺下,自然要擺個學酒;長大了娶媳婦,那是要宣示下主權,更要操辦個結婚宴,在老家,你可以不辦結婚證,但是請客是不能少的,要不誰知道你結婚了啊;父母生日,做兒女的要表表孝心,也得請上至親好友擺上幾桌吧;如果老人去世了,那得請親朋好友來送行,那也得請喝頓酒,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照。

總之,在老家,要喝酒的地方多了去,因爲要的酒多呀,而過去購買瓶裝酒是比較難的,而且也沒有那麼多錢去買那個又貴又不好喝的瓶裝酒呀,因此,在我們老家,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會釀酒。

我們那裏釀的米酒,一般說有兩種,一種是用糯米蒸熟了加甜酒麴釀製的甜米酒,剛剛出酒的時候,酒釀甜滋滋的。小時候我們常常直接喫酒釀,或者用酒釀蒸雞蛋喫,我小時候身體不是很好,就有這個待遇。但是,甜蜜的時間總是那麼短暫,酒釀發酵時間長,這時出酒也就多了,酒釀的甜度也就被酒味替代了,而且酒釀也在發酵時給糟空了,酒釀這時就不能叫酒釀了,只能叫酒糟了,這個時候就不好吃了,也沒有人願意直接喫。這個時候,發酵完全的酒糟一般會過濾掉,可以用來餵豬,而過濾出來的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酒,也就是客家人常說的釀酒。不過,我可以劇透下,酒糟還可以用來炒菜喫,比如客家人喜歡用酒糟炒牛百葉。

老家另外一種釀酒方法就是用粳米釀酒,也是將米煮成飯(稍稍幹些),然後將白酒麴均勻的添加到煮熟的米飯中,然後存放在有一定溫度的環境下發酵,這個發酵的酒釀是無法直接喫的,只能等發酵完全後,將酒水與酒糟過濾掉,這個是最爲簡單的水酒,一般水酒的度數不會很高。如果要得到更爲純淨的白酒,那麼是需要經過蒸餾的。早年,我們在老家親眼看到我奶奶在家裏釀酒,就是將已發酵好的酒糟盛到大鍋中,然後用“zeng”(老家讀音)覆蓋住,“zeng”上面放一個盛滿了涼水的鐵鍋,然後大鍋爐膛中加柴火加熱,酒糟加熱後酒水揮發遇到冷水鍋冷凝,順着導管流出來,這個冷凝水就是蒸餾酒了。小的時候,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有時會偷偷品嚐,哇,太難喝了。

據我奶奶說,一般講第一鍋酒不是很好,酒精度可能有55度,有些雜味;好的酒是第二鍋和第三鍋,酒精度在45到50度之間吧;到了第四鍋,酒精度最多在35到40度,再往後,就沒有什麼味了。難怪,爲什麼有叫二鍋頭的,原來二鍋頭還算是好酒呢。

小時候,在老家也沒有什麼蒸餾水或飲料什麼,我奶奶會一直蒸餾到第七鍋,也就是蒸餾水級了,這個時候有些酒味,但基本是沒有酒度,奶奶會用瓶子裝好給我專用,因此可以說在四十幾年前,我就喝過蒸餾水。

也正是早年的“蒸餾水”經歷,我的酒量也一直算是可以。

謹以此文,感謝我在天堂的奶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