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宋朝進行時(202)進奏院事件

[歷史]宋朝進行時(201)謠言

201◆進奏院事件

范仲淹、富弼離開後,留在朝廷中新政派,除了歐陽修所在的諫院系統外,主要還有些年輕的館閣學士。

自太宗趙光義建立三館一閣以來,宋朝對館閣人士的選任尤爲重視,館閣的高端職位一般都有宰執大臣兼任,而館閣內的專職人員品級雖低,地位卻清要顯貴,往往由科舉成績較好、博學多才的官員出任。他們在仕途上的發展前景遠遠優於常人,用現在的話說,那是一批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

范仲淹入朝後,向朝廷舉薦了一批官員進入館閣任職,這些官員自然是新政的忠實支持者。而隨着范仲淹的離去,他們的命運也變得微妙起來。以王拱辰爲首的御史臺一直對這羣人虎視眈眈,處心積慮地想把他們拉下馬。

很快,一次賽神會的舉行,讓御史臺抓住了把柄。

所謂“賽神會”,是衙門機構所舉辦的一項祭祀活動,常在每年的秋冬之際舉行。主要內容是祭祀傳說中創造文字的倉頡,以保佑自己來年工作順利。舉辦賽神會時,每個辦公機構的人除了搞點祭祀活動外,還會置辦酒席,聚在一起搓一頓。

慶曆四年秋,在進奏院裏,一些年輕官員舉辦了一場賽神會。

宋朝的“進奏院”主要承擔接收公文奏報,傳達朝廷詔令的職責。當時主管進奏院的官員,名叫蘇舜欽。

蘇舜欽也是范仲淹推薦的館閣學士之一,那一年的賽神會宴席正是由他發起。他一共邀請了十個人,清一色都是范仲淹舉薦的館閣學士。要說館閣之地確實是個清水衙門,大家都是窮書生,也沒什麼閒錢。蘇舜欽爲了辦宴會,特地把辦公廢紙賣了湊了一筆錢,此外,自己還私人贊助了一些,只爲了能讓大家一起樂呵一回。

宴會開始後,十一個人喝得都非常盡興,不一會兒,大家都喝高了,開始乘着酒興輪流作詩。作詩也酒罷了,問題是作着作着,嘴巴就忘記把門了。其中有一個人揮筆寫了一首《傲歌》,裏面蹦出了一句“醉臥北極遣帝扶,周公孔子驅爲奴。”

翻譯過來就是:我喝醉以後要讓皇帝來攙扶,孔子、周公都只是供我驅使的奴才。

狂,狂到沒邊了。

都說書生輕狂,還沒見過這麼輕狂的,按照當時的認知標準,那可是一句非常犯忌的話。估計作詩的人認爲這是小範圍的朋友聚會,吹吹牛皮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偏偏隔牆有耳啊。

有一個叫李定的人,本來也想參加進奏院的賽神會,沒想到蘇舜欽看不上他,被拒絕了。李定覺得很沒面子,懷恨在心,於是四處打聽宴會的情況,存心找點茬子舉報一下。沒想到,還真讓他探聽到了這麼一個“有價值”的信息。

李定蒐集好“黑材料”後,轉身就向御史臺告發。王拱辰正愁找不到機會呢,接到舉報後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奏劾蘇舜欽等人口出狂言、大逆不道。

趙禎聽了這件事後,連夜將十一個冒失鬼統統抓了起來,責令嚴加懲處。

結果很快出來了,領頭人蘇舜欽被除名勒停(開去官籍),其餘人統統降職發配地方!

喫頓飯,怎麼就把政治前途都給喫沒了?!那些曾經滿懷抱負的書生最後也不明白,一場看似不經意的風波,竟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他們產生這個疑問並不奇怪。

事實上,宋朝的政治氛圍是相對寬鬆的,更不流行文字獄。而從一貫的表現看,趙禎也並非一個嚴苛的君主,對文人的言行也多有包容。

相傳,曾經蜀地有個老文人獻詩給成都知府,詩中說道:“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明目張膽地慫恿知府獨立割據。但事情報到朝廷,趙禎卻批覆說:“那是一個老書生考不上官,發發牢騷而已,沒必要治罪,還是給他個小官噹噹吧。”

是的,向來“仁義”的趙禎這回緣何如此反常?

直到另一份詔書的頒行,答案才逐漸明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