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100萬字次品,不如寫一篇優品”?

偶然間,看到簡書平臺上有寫作者說:“寫100萬字的次品,不如一篇優品。”

乍看之下,好像很有道理,立志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它的潛臺詞也很響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可事實上,它包含的認知有:

1.不用寫100萬字,要寫就要出優品。

2.100萬字是沒有意義的,優品纔有意義。

3.寫得多一定是次品,寫得少纔是優品。

4.只有優品有價值,其它都不需要存在。

這種邏輯,跟吃了10個饅頭能喫飽,就一天到晚想着只吃第10個饅頭一樣,目的是試圖投機取巧,結果只能徒增笑柄罷了

再者,誰敢說寫了100萬字,還就全都是次品?

這簡直是侮辱智商了。

在我看來,正是這樣的認知令很多人無法開始寫作,更無法持續寫作。

這種觀點,看似自我要求很高,實際操作中往往變成對創造力的有力禁錮:自我要求高不代表自律,很可能只是要面子、低自尊、在意別人評價、完美主義、糾結……

越是剛開始寫作的人,越容易有急於求成的心理——

急於被看到,急於10萬+;急於通過寫作賺錢,急於賺大錢;急於成名,急於火遍全網;急於名利雙收,急於登上人生巔峯。

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文學史,李白只有一個,以《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的也只有張若虛一人。況且李白也不敢說自己的詩每篇都是優品/精品,張若虛也很可能不是隻寫了這一篇詩歌

真正躬身入局的人,在文字堆裏耕耘久了,就知道“小鍋是鐵打的”,就知道現實情況是:沒有數量足夠多的產品,哪怕是次品,怎麼可能出優品

好像小時候語文課本上的拓展閱讀裏,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我們姑且叫它《愛因斯坦的第35個小板凳》吧。

愛因斯坦幼時和小夥伴一起做老師佈置的手工作業:用泥巴(當時肯定沒有超輕黏土之類乾淨好用的手工原料)捏一個小板凳,做好後交給老師過目。

愛因斯坦交作業時,老師一看到他的小板凳,就睜大了眼睛(不是驚喜,是驚嚇),張大了嘴巴:“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醜的小板凳嗎?”

小夥伴們聽到老師這麼說,鬨堂大笑,齊齊地配合老師。

沒料到,愛因斯坦平靜地說:“有的,這是我做的第35個小板凳,前面的34個是這樣的……”

說着,從書桌裏掏出比交給老師那個更歪歪扭扭的一批小板凳來。

這下,教室裏迅速安靜下來。

現在想來,這份“安靜”簡直意味深長啊!

話說愛因斯坦尚且需要做35個小板凳才能交作業,一般人憑什麼認爲自己不用寫100萬字,就可以出起碼一篇優品呢?

在這一點上,我特別贊同美國懸疑小說作家丹·布朗的說法。

丹·布朗說:“瓶頸期的解決方法,就是繼續寫作。寫一些沒那麼好的作品,反正永遠不會有人讀到它。但寫作的過程會讓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作品。我每寫成1頁,都是已經刪掉了10頁的成果。

有人會問,丹·布朗是誰?

我要說他的代表作是《達·芬奇密碼》和《天使與魔鬼》,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他的功力和江湖地位了。

如果一個字都不寫,就期待着所謂的“優品”橫空出世,無疑是癡人說夢。這種情形連瓶頸期都不會有,因爲一直在瓶底蹲着呢,到不了瓶子的“頸”部。

所以,在寫作的路上,無論萌新還是資深,公認的都只有一個最佳途徑:寫,持續不斷地寫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寫,就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